夫子平穩下心裏的震驚,緩緩地問寶麟:“寶麟從前便認得為師?”寶麟所說的話,其實給他心裏的觸動是很大的。自己為官這許多年來,怎能不知道朝堂官場的洶湧。但心裏明白,卻依然要為社稷著想,功在百姓,這功績自有後人評說。
“弟子雖然未見過師傅,但弟子卻仰慕師傅多年。青雲諸老盡,白發幾人歸。弟子從前看到師傅這一句,就覺得悲傷極了。師傅明明是看透之人,卻依然用滿腔熱忱做事,弟子為師傅傷心。”寶麟此時說的,都是心裏話。
“你有一個好父親,他將你教導成這般,真是難得。可惜,可惜。”夫子歎氣,罷了,夫子同寶麟說:“寶麟,曆來官場皆是如此,沒有人能獨善其身,要麼如流隨汙,要麼力挽狂瀾。師傅一生光明磊落,百年之後也能輕鬆逍遙,不必擔憂日後罵名。為師教導你們,也是為此。”
“寶麟你看,”夫子指向窗外:“這樹木不懼寒涼,此刻如此蔥鬱,冬日亦能如此。他不言語,無花香,卻讓人喜愛,寶麟可知為何?”
“弟子知道。”寶麟回答:“不言語、無香氣,因其毫無嘩眾取寵之態,卻在寒風中屹立不倒,年複一年,人們最終知曉他的高潔,爭相傳頌,最後公認為其乃真正君子之風範。”
夫子欣慰地笑了,點點頭:“是了。我們人啊,不過區區數十載的生命,財富、光華都是過眼煙雲,百年之後,終會被人淡忘。可是精神卻不會被人忘記。寶麟你看,古往今來,讓後人提起的,無非是大奸大惡之人,和風尚高潔之人。一個擔著傳世的罵名,一個被永恒傳頌下去。”
“寶麟啊,人活著,講的是無愧於心啊。為師如此,便是要為後世立個典範。文人才子,如燈花煙火,若是隻憑幾篇詩文,是無法德及後世啊。”夫子麵色慷慨,花白的胡子和頭發,都顯得精神矍鑠。
寶麟看著這位老人,眼眶有些發酸。寶麟想著他的最後的結局,心裏很難過。或許,夫子絕對想不到,自己高潔一生,最後卻因子孫而受牽連。寶麟信誓旦旦:“師傅,弟子定修身齊家,不辱沒師傅清名!”
寶麟覺得,像宋濂這樣的寒門學子,經曆富家子弟難以理解的求學之苦,看遍了百姓疾苦,最後入了朝堂,卻不改本心,實屬難得。這樣的人,是值得後世的那些稱譽的。
寶麟同夫子見了禮,心情有些沉重的出去了。夫子待寶麟走了一會兒才想起來是要同寶麟說他寫字的規矩的,被寶麟這麼一鬧騰,想說的事情都忘了。
夫子想著這為官的許多年,經曆了無數的是非和風波,如今依然能挺直了腰杆堂堂正正,確實不易。這麼多年,多少個從前的朋友,慢慢地疏遠,成為對立麵,他自己都記不清了。
夫子歎了口氣,想著午休也快結束了,就起身去給學生上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