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節:奔著賠錢去(1 / 3)

本來借著華表獎上大出風頭,杜安的《解放日》順帶著也可以蹭版麵,是可以起到不錯的營銷效果的,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會曝出機場事件來,前期的一連串負麵新聞給觀眾們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導致《解放日》的票房都受到了波及,連續兩天大幅度下降。

還好事情出現了轉機,杜安的個人形象一下子從沒素質令粉絲心寒逆轉到了英雄的高度,可以預期的是受到波及的《解放日》票房也會因此而出現一個逆轉,這其中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不良印象消除之後,阻礙觀眾進入影院的障礙消失了,正常票房回歸,第二個是除了這正常回歸的票房之外,還有一部分會是觀眾們的心理補償性票房,第三個原因則是媒體造勢的票房收入增加。

不管一個新聞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隻要熱炒起來,就會帶動新聞人物的相關產業事務,放在杜安身上就是帶動人們對於《解放日》這部電影的關注。

尤其是這次機場事件的特殊性,已經超脫了電影行業的範疇上升到了藝人修養的社會性問題上,因此相關新聞不再隻是窩縮在娛樂版,而是衝入了社會新聞版塊,這就使得很多偶爾會看電影但是不會特別關注娛樂新聞的觀眾也了解到了這部電影,再加上隨著證據越來越多,杜安的英雄形象越來越穩固漸至牢不可破,已經是完全正麵的了,而《解放日》正在熱映,大部分媒體提到杜安的時候都會提到《解放日》的上映,於是這些觀眾看到了之後心中不免產生了進入電影院看一看的念頭,並且有部分會付諸行動,這就是又一部分票房的收入增加了。

畢竟杜安雖然也算個巨星了,但是張藝某都沒能人盡皆知,更別說他了,在他積極的媒體營銷下,泱泱中國還是有不少人不知道杜安是誰,不知道他的電影《解放日》正在上映的,這一番媒體造勢又讓他和《解放日》的波及麵再擴大了一番。

相應的這些結論很多圈內人士都能想得到的,於是現在很多人就等著看周末兩周《解放日》的票房是否能實現一個大的逆勢增長了,而這也是《解放日》是否能夠超越《英雄》的關鍵所在。

這一周的幾天不算的話,《解放日》的票房現在距離《英雄》還差8億左右,而這一周的前4天票房總和情況實在不容樂觀,國內1億都沒拿到,海外的票房勢頭也明顯放緩,4天下來總共就1.4億,本周海外估計最多也就收個2億多3億不到的樣子。

若是《解放日》在這關鍵的一個周末都沒能實現有力的票房增長、在這一周將票房差距拉到3億內的話,那麼它想要超過《英雄》基本就沒有什麼指望了——別看後麵還有九天時間,但是由於放映院線不斷調整縮減、放映場次不斷下降、市場度逐漸飽和的原因,這後麵的九天實在有些雞肋,九天加起來肯定都沒這一周的七天票房收入多,這一周要是都收不到5億的話,指望接下來的九天收下3億?

做夢。

所以這一個周末就尤為關鍵了,而就在這樣一個人人矚目的關鍵時期,作為風暴的中心,杜安卻離開了他的大本營南揚,悄悄地來到了杭洲。

現在他正坐在一間頗大的會議室內,隔著會議桌和麵前的人說著話。

“……我希望你能拋棄過去的那一套,不要總是盯在人物上麵,而是要更注重環境的細節刻畫,我並不是要求複雜,而是真實自然靈活,至少也要讓人看起來沒有‘紙版畫’的印象,當然了,人物還是重點,骨骼毛發這些也是需要關注的,隻是我希望你們盡量平衡一下,不要像過去那些產品一樣完全的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