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過了最後一關了,打開麵前這道石門,應該就可以見到2000多年前東漢光武帝留下的寶藏了。敖烈口中興奮地嘟囔著。
作為21世紀古武術修煉者和古曆史迷的敖烈來說,諸如此類孤身一人探秘某個古代大能留下的寶藏,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仍然難以壓抑心中的那股興奮。別誤會,敖烈可不是一個靠掘墓為生的大盜,他隻是對一切古代的東西都抱以極大的興趣而已,在此之前,敖烈也探尋過不少的上古寶藏,但卻分毫不取,隻是為了領略那份遠古的氣息而已。用入寶山而空回來形容他,實在是在貼切不過了。
轟隆隆———伴隨著最後一道石門被敖烈打開,一個巨大的石室出現在他的眼前,刹那間,敖烈感覺眼睛被晃得睜不開了,過了好一陣子,他才適應了過來。原來,石室內堆積著無數的金銀珠寶,各色光芒交織成耀眼的光幕,繽彩紛呈。不過敖烈麵對著這些散發著誘人光芒的金銀珠寶時,卻如同看廢鐵一般,眼神中連一丁點的喜悅都看不到。“不會就隻有這些破銅爛鐵吧,太讓我失望了。”敖烈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將擋住他視線的各種寶物,如同丟垃圾一樣,丟到視線之外某個不知名的角落去。
作為一個古武術修煉者和古代曆史迷,他不喜歡那些真金白銀。唯一喜好的,隻有那些古代遺留下來,有曆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古代遺物,為了能探尋古代遺寶,敖烈特意在武當山當了幾年的俗家弟子,練就了一身超凡的武藝。這幾年以來國家曆史博物館多出了數十件有足夠意義的古代珍寶,就是敖烈匿名捐贈的。
“那是,兵器!”終於,敖烈發現了一件讓他有興趣的東西,快步奔走幾步,彎下身來仔細觀察這件2000多年前的武器。仔細觀看了一會,敖烈的興趣變得更濃了:“刀身四尺,刀柄三尺,刀鋒狹長且略帶彎曲,刀柄上刻著計都二字,比短刀長,卻比大刀略短,這,難道是計都斬馬刀?”熟讀曆史的敖烈知道,東漢光武帝劉秀在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曾經在當時的南陽郡參加過綠林軍起義,後來在建立政權的過程中,靠著一隻騎兵和一隻步兵橫掃天下,當時那支步軍用的,就是斬馬刀。之後劉秀當了皇帝,就把昔日賴以威震四方的那兩支騎兵和步軍雪藏,從此以後,也就沒有誰再使用過斬馬刀這種大殺器了。敖烈伸手拿起靜臥在地上的斬馬刀,感覺入手微沉,大概有將近二十斤之重,之後伸出手指在刀麵上輕輕一彈,一聲清脆的蜂鳴聲隨之響起。
這更加確定了敖烈的猜想,沒錯,在埋藏了2000多年之後,還能這樣鋒銳的利器,除了當時漢武帝劉秀麾下的那支精銳部隊使用的斬馬刀之外,再也不可能找到比這更銳利的武器了。敖烈手持斬馬刀緩緩前行,發現兩旁都是和手中的斬馬刀一模一樣的利器,散落在地上,大概估算一下,恐怕不少於三千把。又向前行走了近百步,敖烈發現這裏的武器開始變得混亂起來,既有斬馬刀,還摻雜著一種造型奇異的長柄武器。說這些長柄武器造型奇異,是因為它們說是大斧吧,連接斧柄處還有一個類似槍尖的尖銳凸起,說是斧槍吧,且不說東漢那個年代有沒有這種來自歐洲的武器,即使是造型也不像啊,哪有兩麵開刃好像傳說中鳳凰展翅一樣,有兩個斧麵的斧槍啊?
忽然,敖烈腦海中靈光一閃,低頭看看了握在手中的斬馬刀,目光落在了刀柄上的計都兩個字上麵,自言自語道:“與計都相對應的,應該是羅睺了,難道這些奇形怪狀的長兵,是和計都斬馬刀齊名的羅睺龍角斧?也就是當年漢光武帝手下兩支精銳之一的那支騎兵的武器?”敖烈彎下腰,撿起一柄造型奇異的長兵,目光在手柄上掃視了起來,果然發現手柄中央,刻著羅睺兩個字。
看來是沒錯了,這就是和計都斬馬刀齊名的羅睺龍角斧了。敖烈放下計都斬馬刀和羅睺龍角斧,心中感到熱血在沸騰,沒想到這一次探寶,竟然有幸見識到當年漢光武帝仗以橫行天下的兩大利器,那麼,後麵還有什麼驚喜在等著自己呢?敖烈懷著強烈的好奇,向石室深處走去。越過擺放武器的區域之後,敖烈發現接下來的石室內,雜亂的擺放著很多的鎧甲,這些鐵甲做工精細,是東漢那個年代少見的魚鱗甲。所謂魚鱗甲,顧名思義,就是用精鐵,打造出像魚鱗那樣,一層疊一層的鐵甲,這種鐵甲的防禦力,別說是在東漢,即使放在幾百年之後的唐朝,都可以稱得上是一等一的堅甲了。要是用這些鐵甲,配合上前麵的計都斬馬刀和羅睺龍角斧,足以組裝起一隻可以稱霸東漢的軍隊了,難怪漢光武帝要把這些裝備封存起來,誰當時要是得到這些東西,在加以擴大規模製造,恐怕劉秀的皇帝寶座就要坐不穩了。
抬頭向石室更深處張望了一眼,敖烈心中變得更加火熱了,按照以往探寶的經驗來說,壓軸的好東西都在最深處,這個石室已經給了自己足夠多的驚喜,後麵會是什麼東西呢?敖烈迫不及待的向更深處走去。接下來,敖烈接連發現了少量的紫銅和百煉精鋼,還有大量的弓弩,各式各樣的強弓、力努、手弩層出不窮,讓敖烈眼花繚亂,光是他認出來的,就有在曆史上顯赫一時的大黃力弩、溪子連弩和神臂弓三種利器。來不及感慨,敖烈越過這些神兵利器,走向最後一間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