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曉華碧玉的出身(1 / 1)

也就是那次戰爭,使曉華碧玉從母親的懷裏丟失。他有幸落到了一個馬夫的腳下沒死。馬夫看他命大,就拾小雞一樣地拾撿起來丟進馬槽。

第二天馬場裏,他來馬槽前看見小孩沒死,馬竟然躲避小孩兒身邊的草料不食。而且,小孩不哭不鬧,睡得正香。

這時,正趕上前瞻官員來視察馬場,戰爭隨時都會爆發,馬匹隨時都要喂飽、喝足,這也是皇太子親自下令督責。馬是戰場的先鋒,人勝必須得馬強,就如現在的飛機大炮,人員再多,裝備不過硬也不行,當年******外援戰鬥武器,不惜一切代價,致使國內************償還外債,也實是屬於無奈。

正當一個官員來到馬棚,一眼就看到了這個小孩,他問馬夫:“孩子是哪裏來的?”

見馬夫支支吾吾,他正要發作時,馬夫年青,機靈:“不知道,也許是半夜天上掉下來的呢?是吉照!否則,這兵荒馬亂中,誰還有心思撿個孩子添亂呢。”

馬夫哪敢承認是自己一時善心所發撿個孩子丟進馬槽呢,一時無言以答,就幽默了一下,緩解尷尬的局麵。

恰巧,這個官員崇拜耶和華,想起《聖經》中曾經有先知預言:“上帝會將聖子降臨人間,出生在馬槽裏。隻不過耶穌出生在冬天,這個女孩兒出生在夏天。”敬拜基督教的他突然大笑三聲,命令跟從:“抱起小孩交給夫人好生撫養。”

當時將軍夫人也是隨軍,她幾乎就是宋朝擊鼓退金的女英雄梁紅玉,隻是這個梁紅玉出生官宦世家,戰場輔佐丈夫,夫唱婦隨地指揮擊軍隊擊潰敵人數次。而她不是出身官宦世家,她出身貧寒,因此就體諒百姓。

“好俊俏的孩子,這是老天賜給我的!” 善良的夫人笑著說。她疆場上披荊斬棘,一生以國家為重,沒有生兒育女。

第二天,將軍就將馬夫調到別的兵營,跟隨他在馬槽旁看到的士兵也都遠調他營,並且禁秘:“無論何時,不許說出去撿孩子的事情”,士兵也都信守承諾。隻字不提。年頭一遠,有的士兵戰死了,活著的也都忘記了這件事。這是後話。

曉華在將軍夫人懷裏長大。夫人也沒有懷孕,視他為自己的親生女兒,將軍更是愛女如命,時時刻刻地把她當做福星,上天降臨的聖女一樣的嗬護、尊崇。

直到三年戰爭過後,將軍夫人因戰場受傷留下後遺疾,百藥無已醫治,臨去世前,她拉住將軍的手說:“給碧玉一個父母健全的家……”

她是話還沒說完,就與世長辭了。將軍痛哭不已。

“去找你的爹娘吧。天下父母,哪個不疼自己的孩子呢?也許他們還健在呢?” 將軍看著孩子想。麵對母親去世,三歲的孩子已經懂事,她每天抱在奶娘的懷裏,哭著喊著找媽媽。

為了完成妻子的遺囑,更心痛孩子,將軍就根據當年戰爭拾到孩子時的線索:那裏是一個隻有50戶人家的小山村。當時夫人找到馬夫,問了孩子當時的情況,馬夫說:

“是一個婦人的繈褓裏掉出的一個孩子,孩子落地婦人並不曉得,繼續跑,顯然她的懷裏還有一另個孩子,可見這是一對雙胞胎。”

根據馬夫的提供,負責調查人員回來對夫人說,這個山村裏的確有一戶人家姓王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孩。父親名字叫王恩龍,母親李春姬,都是苦命出身的農民。

聽調查人員說她們邊還有一個孩子,這兵荒馬亂的,一家撫養兩個孩子也實屬困難,幸免於難存活下來的幾率很少。於是,夫人和丈夫一商量,就把孩子留下來了。

現在,將軍瞞著朝廷、微服私訪找到了女孩的父母,誰知女孩的父母說,孩子其實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他們是替一個朝廷官員的妻子撫養的孩子。

將軍大驚失色。

問:“那個官員是誰?他的妻子又是誰?孩子因何落到你們手裏的?”

“那個官員的名字叫玲琅永厚長,他妻子沒說她自己叫什麼的名字。”

“胡說!當今朝廷丞相的女兒會落到你們的手裏?”

“啊!丞相?” 夫妻一起驚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