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羽落雁離去後,七皇子不愧是他父親君仁德天皇帝,遺傳下來的智勇雙謀,治理國家的好君王。就在對方遺留下來的一些頑敵極其猖狂,每日叫囂不止時,那天他一聲令下:
“整頓三軍,拔營歸朝!
“啊!”
首先是琳琅大將軍受驚非小。他的兵馬追殺赤寇正殺得來勁,忽然兵卒來報,說安瀾少皇下令全體軍隊,拔營回朝時,他便丟下追殺敵人的兵馬,自己一個人打馬直奔安瀾的營寨。他不相信這道軍令是真的,疑惑滿腹。
安瀾早料,下旨寨前士兵:“任何人不得闖進營寨,違者斬!”
士兵哪敢怠慢,早早的就單腿跪地,知道安瀾將軍和才女娘娘一樣,平時咋的都好,若是惹怒了他,飛馬飛刀,他的腦袋也就飛掉了。
營寨前,琳琅求見安瀾少皇被擋住。他一下子就兵明白了,這是安瀾有意吩咐士兵這樣做的;這樣做完全是針對他。耳旁聽赤寇臨陣叫罵聲,鑼鼓敲得震天響。他氣得牙根直癢癢,縮緊了心,又無奈何。不覺遺憾連連地對天歎息:“我費盡心機的,把你和我的女兒調遣這裏,目的就是想讓你登基做皇帝,撐起皇朝的一片天,可惜啊!”
原來,安瀾和才女離開朝廷,都是他的計謀。難怪安瀾離開朝廷後,才女派出的探兵一個一個地都不見了,原來是被總兵半路給扣押下了。
“本來,他是打算讓他的兒子月照明眸和自己一起反了朝廷的。然後,他讓自己的兒子另起國號,登上皇帝尊位。後來,他改變了這樣的想法。順理成章地,他還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安瀾的身上了。現在,安瀾不見有登基坐殿的鴻鵠大誌。他失望了!
如此詔令,不僅僅是琳琅總兵驚詫失望。玉龍雪山行和鄒譽銘等將帥也都驚訝失望了。他們和琳琅一樣,無論是遠道趕來的,還是近道趕來的,被安瀾的兵丁們橫刀擋在門外,隻有受命,沒有問詢、參考進言的半點權利。
拔營回朝。半月有餘,全體軍隊進入皇城宮門,一路唯恐敵軍追來的惶恐心態終於放下了。後來一想,大家不得不佩服安瀾英明:“敵進我退的決策,實質是敵人也在退呢。”
“我不想再殺生命!死掉更多的無辜。貪圖戰場一時的痛快,實在是在欠更多人生命上的孽債!”
朝堂之上,少皇坐在父皇的側位,目光瞅著下麵,語氣舒緩地對朝臣門說。
“勝敗不是靠打,是靠分析敵情。對方已是弱勢凸顯,後援部隊也是虛晃。赤利國已是接回戰俘,準備協商我國。我們沒有必要追擊不放,各自回朝,安好就歇,順應天意。君王理當為民生安寧著想。”
朝廷上下,不得不服了。眾臣們一起稽首伏地,異口同呼:
“少皇英明,千歲!千歲!!千千歲!!!”
果然,不到半月有餘,鄰國派來使臣,兩國商榷,罷免戰爭求和平。雙方立下字據、契約,兩國永世互不為敵。安瀾見他們說話然則是理,接受了赤利鋒送來賠償侵略損失的大批金銀財寶,盛宴款待使臣,然後送他們回去。
一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它前於七皇子安瀾預料中發生,又在七皇子安瀾有準備中消滅。曆時三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