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忌諱種種(2 / 2)

某些食物在一地是美味,而在另一地卻成為禁忌;在一個時代是禁忌,而到了另一個時代卻成為時髦的名菜。

蔬菜:對西紅柿看法的變化是最著名的例子。在歐洲,長達兩個世紀之久,人們一直認為西紅柿有毒,不可吃,但到19世紀30年代,它在美國卻成了包治百病的食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人一直認為胡蘿卜隻配作馬的飼料,不能上餐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人還認為吃土豆會得麻瘋病。幾十年前,美國婦女還認為,茄子必須用鹽水浸泡後才能吃;蔬菜要搗成菜泥,吃了才對身體無害;要把黃瓜的頭部切下一塊,磨出白沫,才能去掉毒性,否則就不能吃。

水果:在古代希臘,人們認為吃了水果會發燒。這有希臘古代典籍為證。在19世紀30年代,美國芝加哥的一家報紙曾要求全麵禁種、禁賣水果。

肉類: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吃豬肉;伊斯蘭教徒和正統猶太教徒則不吃豬肉,吃牛肉。另外,法國人愛吃蝸牛,日本人愛吃生魚,一部分非洲人愛吃白蟻和螃螬,也有人愛吃母牛的乳房、羊的眼睛、鳥類的舌頭等等,而其他地方的人卻無這種愛好。

水產品:伊朗人不吃無鰭無鱗的魚。

甜食:當巧克力在17世紀剛引進法國時,曾引起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它會使人發燒,毒害內髒。

迷信忌諱

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忌用豬作為裝飾圖案。

英國忌用人像作商品裝璜。

北非一些國家,忌用狗作為商品商標。

捷克人認為紅三角形是毒的標記。

在匈牙利,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破了玻璃器皿,就會被認為是有逆運的先兆。

中東人不用左手把東西遞給別人,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上廁所的,是不幹淨的。

英美兩國人認為,在大庭廣眾中,節哀是知禮,所以在喪禮中一般不會大叫大鬧。但印度人相反,喪禮中如果不捶胸頓足,號啕大哭,便是有悖禮教了。

在中國,將要出閣的姑娘,往往喜歡試穿一下作新娘的衣服看是否合身,然而在歐美的一些國家卻不是這樣,婚禮之前,姑娘是拒絕試穿她們結婚用的禮服的,原因是懼怕即將到來的幸福婚姻會遭到破裂。

兔子是膽怯無能的動物,俄國人稱呼不花錢買票坐車和看戲的人為"兔子",認為兔子從自己跟前過去是不祥之兆。在俄國,按照迷信的說法,每人身邊都有兩個神靈--左方站著的是凶神,右方則是善良的守護神,因此至今仍留有這樣一些習慣:遇見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問好,學生在考場上不要用左手去抽考卷,早晨起床時別左腳先下地......

泰國人認為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對頭部有些特別的禁忌。如某人的頭部被別人觸摸,會被認為是一種極大的侮辱。如用手打了孩子的頭,人們便認為這孩子一定會得病。人們不得拿著東西從他人頭上掠過。睡覺時不能頭朝西,因日落西方象征死亡,人死後才將屍體的頭部朝西停放。

英國人很不願意提到"廁所"這個詞,想方設法來回避直接提這個詞。他們管女廁所叫"女士室",男廁所叫"男士室"。若要去廁所,就有各種講法,如"對不起,我要去看我姑媽。"問別人要不要去廁所,就說:"你要洗手嗎?"對孩子,大人也用另一種話來暗示,如"你要去別的地方嗎?"在英國,你如果不理解這些話,就會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