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五彩婚俗(1 / 2)

第十六卷 五彩婚俗

第146章 麵團不發酵新郎可退婚

在巴基斯坦的一些地區,至今仍保留著一個古老的傳統。剛結婚的新娘,要親手為丈夫家發酵一個大麵團,這麵團要做成20公斤重的大麵包。如果這個麵團發酵不起來,男方可理直氣壯地提出退婚。

第147章 女人娶男人

印度尼西亞的米南加保人的婚姻風俗是女人娶男人。

男女青年到了一定年齡時,女方派媒人主動登門向男方求親,如果男方同意了,女方就送給男方一枚定親戒指。女方在招夫婿的時候,要籌集一筆禮金送給男方,而男方回贈的禮物隻須一把縫紉尺。女方接到尺子後,要裁製幾套新衣和鞋子送給男方,以示對夫婿的體貼。

舉行婚禮這一天是這裏的女人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天。結婚時,把新郎接到女方家,雙方親戚族友歡聚宴飲。他們喝喜酒有一個怪風俗,就是男家來賓,必須在太陽未沉落以前離開女家。而女方的家人則必須到半夜才準入席,一直狂歡到天亮。他們也鬧新房,但鬧的對象卻是新郎,唱歌跳舞,盡情戲耍。婚後,丈夫必須十天"歸寧"(回娘家看父母)一次,妻子同行。

第148章 與大樹結婚

在泰國南部的宋卡府乍汀拍縣,每年6~8月間,在特定的那些日子,凡年滿21歲的男子都要舉行一次與大樹結婚的儀式,即使是遠離家鄉也必須趕回來參加。婚禮儀式完畢後,他們隨即剃發為僧,直到期滿還俗後,才能與女子戀愛結婚,成家立業。

與大樹結婚的儀式要和真正的男女結婚儀式一樣。結婚所用的彩禮,盛放在銀製的大碗裏,叫做龕瑪。儀式開始時,30名身穿當地服裝的少女用頭頂著龕瑪,由長鼓隊引導,列隊從新郎家向舉行婚禮儀式的場所進發。新郎外穿絲絨禮服,內穿潔白襯衣,右側腰間挎一把雙鋒劍,顯得威武神氣。接著,少女把彩禮放在新娘樹跟前。婚禮開始時,新郎點燃蠟燭,分別插在大樹前每個龕瑪的邊上,然後由一位長者誦經。

新郎一方的戶主將花、檳榔果等分成三份,每份放一枚銀元,置於枕上,由一位象征著新娘樹戶主的老太太出來受禮。

等到蠟燭熄滅,婚禮儀式的主持者就把送來的食品攤放在新郎旁邊的香蕉葉上,表示婚禮結束。然後,賓客們興高采烈地圍坐進餐。

第149章 克服重重"障礙"的婚禮

拉脫維亞人的婚禮習俗,既富有趣味性,又有哲理性。

新婚夫婦在結婚時,要越過涅裏斯河上的7座橋梁。其中的含義是:橋能征服河流,新婚夫婦共同越過橋梁,就能克服今後生活中的一切障礙。

在婚禮後,新郎或新娘要往波羅的海裏扔一個密封的空瓶子,裏邊放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新婚夫婦的姓名、結婚日期和住址,歡迎撿到瓶子的人在他們結婚10周年時,到家裏作客。

新婚夫婦則乘車到農村親戚家作客,一路上會有人故意設製種種路障,隻有留下巧克力作買路錢,才能放過。這一獨特的風俗像過橋一樣,說明生活的道路是坎坷的,隻有克服種種障礙,才能到達目的地。

第150章 倒黴挨打的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