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海嘯來了(1 / 2)

考古發掘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東西,在考古史上並不奇怪。

來看安陽的考古學家郝教授的論文是《戰國古墓出土上青銅古鏡是我國曆史上第五大發明》,他的論文宣讀完畢,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古鏡是2011年在安陽的一座戰國時期古墓中發掘出來的,這是一麵透光青銅鏡,這鏡子最神奇的地方在於,鏡子反射太陽光後,會直接將鏡子後麵的花紋折射在牆上,而不是一個圓亮的光點。

這種玄之又玄的技術,讓專家們初次見到時,都驚訝到不可思議,西方人則稱它為魔鏡。這麵鏡子吸引了無數的科學家,甚至很多科學家來自大洋彼岸,大家試圖解破這個謎,距今為止,無人解破,也沒有人能夠完美以複製出這麵鏡子。

郝教授提出:這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極其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叫做青銅高冶術,隻是後來失傳了,所以,他提出“青銅高冶術”應該定為我國古代五大發明。

下午的會議就是圍繞著郝教授的觀點來討論。同意的人說,這塊魔鏡確實是在我國出士的,它神奇的折射現象,也是眾多考古學者和科學家親發見證的,實物現存於上海博物館,隻是這種青銅冶煉術後來失傳了,所以,定為第五大發明,名至實歸。

反對派則認為,這種青銅冶煉術,與傳統的四大發明有區別。四大發明都有文字記載,在當時和以後的社會均有應用。而這種青銅冶煉術,沒有任何文字記載。誠然有實物,但卻是一個孤零零的實物,沒有其他任何旁證材料。

會議上,專家們爭執得很激烈。

一時難以定論。

郝所長覺得有些反對的專家太固執了。

文所長卻破例沒有發言,至於我,本來就是來聽會的,資曆學識太淺,不敢加與討論,隻是靜靜地把這些記錄在一張紙片上。

下午照例是休息。開半天會,是這種學術會議的慣例,為的好讓專家們有時間互相交流。專家們其實很少交流,不是去附近的景點旅遊去了,就是去海邊洗澡。

我邀了文所長去海邊逛逛。

“你覺得第五大發明靠譜嗎?”我和文所長邊走邊聊。

文所長笑了,說:“考古是門很奇怪的學問,證據越多越考越假;證據越少越考越真;沒有證據立派開宗。”

“沒懂。”

文所長說:“比如你考證一個近代的東西,花了很長時間,最後下了結論,過不了多久,又冒出一個新的論據,你那結論就站不住腳了。這叫證據越多,越考越假。”

我點點頭。

他繼續道:“又比如,有人考甲古文,大家覺得他的解釋無懈可擊,因為沒有別的證據可以推翻他的考證,這叫證據越少,越考越真。再比如埃及金字塔,古人沒有起重機,那麼重的石塊到底是怎麼壘上去的,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史前文明,有的說是築土而上,有的說是外星球人所為。於是形成幾個學派,這叫沒有證據,立派開宗。”

我聽了哈哈大笑,說:“所長總結得非常精僻。那他這個證據很少,是不是越考越真呢?”

文所長說:“魔鏡是真的,但這魔鏡到底是中國人造的,還是從國外流傳進來的,還是外星人的產物,郝教授拿不出證據。”

“你也相們外星人?”我對文所長的印象就是他非常嚴謹。

“不是相不相信的問題,就是考古這門學問中,很多不能用慣常思維來解釋的時候,人就會謎糊,比如,最近有一個地方,在三國墓葬中,出土了玻璃。這可能嗎?玻璃是近代才產生的,但是,墓中就實實在在的出土了這東西,就是用位素放射法鑒定,它也是幾千前的東西,這作何解釋?”

“我們就隻能認為這是外星人在地球留下的物品,是嗎?”

“沒法解釋的時候,隻能這樣。”

我有些竊喜,其實有很多科學家最後都信神鬼,比如牛頓,他最後相信神學,因為,當他無法解釋他看到的一切時,他隻能相信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