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往事(1 / 1)

那個惡毒的女人…為了將自己的兒子扶上皇位,篡改了太祖的遺詔!

那個昏庸懦弱的人如何能擔起池陽的大梁,如何能將伯父的基業發揚光大?每次在朝堂上看著那個和事佬似的嘴臉,親王恨不得將他拎到太祖陵前,讓他好好看看,這就是繼承他大統的池陽新君。

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這麼多年親王的心中一直有個聲音不停的說著,逐漸成為夢魘…他夢見伯父向他走來,告訴他自己的遺詔裏,寫了他的名字…

隱忍,恭順,勤勉,麵對奪了自己皇位的母子,他謹言善行,終於平卻了猜忌。聽說民間有攝人心魄的女子,他招攬至京城,將身份出處全都抹去,搖身一變,成為外親之戚,送到宮中,一下就抓住了先帝的心肝。

池陽國情穩定,先帝漸漸沉迷享樂,太祖的勵精圖治和節儉之風再沒人推行,先帝終日與美輪美奐的煒妃在長樂殿裏歌舞升平,亭台樓閣,流水潺潺的長樂堰,讓先帝成輪其中,朝政漸漸疏離,百官怒而不言。看吧,這就是當朝天子!親王讓每個人看到他們所效忠的皇帝到底是什麼樣子。空空的朝堂,香豔的後宮,終於,親王的周圍慢慢積累了盟友。

邊陲危機,民眾揭竿,不夠,完全不夠,要更亂!親王不斷積累著人氣和兵力,還需要一些時日,親王等待著那個最適當的時候。但卻沒想到,那個毒婦偷偷的調回邊陲駐守的姬家軍…親王的計劃,被擱置了。

但,這一切,遠沒有結束!對,他要不斷結交盟友,讓那些人都看到,池陽本是他的天下!荊南、武平、北五秀…不隻,還要更多盟友。

先帝恢複朝政之後,親王繼續隱忍,姬家軍一天不除,就是他舉事最大的絆腳石!聞聽姬滿身死的消息,親王興奮的幾天幾夜沒睡,將自己的盟友糾集到一起共商大事。怎奈朝堂內還有人與他作對,老家夥白執抄起武器,繼續坐守京城,親王除了暫時忍下,別無他法。

少帝繼位,他成為誥命大臣,千載難逢的機會,隻要西伐的兵力一失,池陽國力就會大減,再加上周邊盟友相助,他便可以黃袍加身。隻是萬萬沒想到西伐能夠這麼不堪一擊,竟然能敗在一個乳臭未幹的少帝手裏。幸虧原本他的舊交西伐先帝已逝,否則可能還要兼顧他的爛攤子。

姬家軍未死,又出了個姬璃雪,親王恨不能除之而後快。想得池陽,則姬家軍必除!但如今姬璃雪打了勝仗歸來勢力如日中天,背後又有小皇帝撐腰,怎麼才能讓她失勢,這讓親王愁思不已。

幸虧他在北軒的臥底發現了宜城邊境與安沛之間的矛盾。宜城在北軒西南,安沛在西伐東北,兩相交界卻劍拔弩張,安沛內有沛水,蜿蜒而流,但宜城境內卻連年幹旱,民不聊生,北軒多次與西伐交涉希望能引沛水到宜城境內,被西伐拒絕。北軒隻能繼續忍受旱災與蝗災的侵襲。

親王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派親信與宜城太守示好,說明池陽攻打西伐即將大成的消息,宜城太守之前對北軒與池陽的關係一知半解,被告知原來北軒公主是池陽姬將軍的夫人之後開始上表北軒王,北軒王考慮國情之後準備無數珍品想與池陽商議此事。親王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透露了關於池陽主君不通人情寸土必爭的性情和池陽主君與姬將軍關係莫密的信息。北軒王終於決定先從姬璃雪入手。

在親王的信中,姬璃雪是剛愎自用的武將,唯一的弱點就是自己的母親北軒公主。北軒王思考再三決定先禮後兵。北軒公主本是北軒出身,應該心係故鄉臣民,所以他安排了使者先投書,若是投書不成,就要將北軒公主`請回北軒看望母親`。他知道北軒公主是至孝之人,必定不會推辭。

隻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親王的說辭圈套之中,親王想親眼看見姬璃雪為了救母親像池水揚求情,池水揚必然陷入兩難窘境。

原來,這一切都在親王的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