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進小巷,徐庶引袁術來到一棟破敗的茅草房前。不好意思的看了下袁術,因為傳聞袁術好奢華,不喜肮髒破敗之地。但是袁術臉色如常,絲毫不以為意,徐庶放下心來。暗道“傳聞害人啊,此等豁達之士都可傳成奢華之徒,切不可聽聞定論。”
徐庶推門進去,高聲喊道“大兄,大兄,某回來了,快出來看誰來了!”
一陣雜亂的響動,一個壯實的青年跑出來,伸手抓住徐庶道“賢弟怎得出來?吾親眼所見遊緝捕快拿住了你!吾心急如焚,托人打探說你被壓進太守府,吾料定得身死殞命。壯誌未酬身先死,孝悌忠義淚滿巾!”
“吾亦想此次必死,然吾命不該絕。巧遇後將軍施以援手,得以活命。又蒙後將軍不棄,賜字元直。吾立誌所能學有所得,必報後將軍大恩。大兄,還不快來見將軍。”
石韜心中巨震,這人居然是後將軍袁術。聽得市井傳聞,石韜也是如雷貫耳。他之前就跟徐庶商量過,此次求學,學成一定要投在袁術麾下,一展抱負。沒想到還沒去求學就先見到了袁術。
照後世說法,這可是他的偶像,石韜也是袁術的腦殘粉!
“原來是後將軍啊,快請進。家舍粗鄙,將軍海涵。吾聞將軍施政安民,井井有條;行軍布陣,蕩寇攘邊,真英雄也。石某清仰羨慕久矣!”石韜趕忙上前行禮道。
“哈哈,些許小事不足掛齒。吾以匡扶皇廷,中興漢室為誌向;四海賓服,國泰民安為己任;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前路艱難唯有披荊斬棘,若汝能相助,則此事易爾。吾觀汝與庶皆百世之才,可願與某攜手共創萬世,曆經輝煌?”袁術扶起石韜,拉住徐庶道。
石韜跟徐庶眼裏全是崇拜的小星星,忙不迭的點頭稱諾,異口同聲道“吾等願為將軍出謀獻策,外討不臣,內撫子民,共創大業。”
“哈哈,說的好!怎麼還叫將軍?”袁術笑罵道。
兩人對視一眼,同聲道“主公!”
袁術哈哈大笑,看著這兩個未來的重要文臣,越看越喜歡。但是他也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兩人還未學成,現在幫自己的有限。就像前兩天收到賈詡的回信中說的“時機未到!“一樣,現在的自己還不夠強大,還需要蟄伏,慢慢積蓄力量。
兩人也著急趕去書院,距離鹿門山可不近。
袁術也不挽留,知道他們也是希望能早日學成,幫助自己。於是差仆從取來川資路費,有送兩匹快馬代步,把他們送出宛城。
徐庶兩人抱拳告辭,任蹬搬鞍,跳上坐騎,快馬加鞭,塵土飛揚,向鹿門山疾馳而去。
鹿門山離荊州治所襄陽東南十五裏處,鹿門山書院坐落此處。漢代名儒龐德公,水鏡先生司馬徽皆在書院之中教授。鹿門山書院為荊州乃至整個長江以南的學子中心,跟北方的潁川書院遙相呼應,一南一北教授學識。
東漢學習知識一般以家族為中心,教授家學。門戶之檻甚高,這也是士庶不立的根本原因。士人把持學識,進階之路,寒門無書可讀,泯然眾人,階級森嚴,不可逾越。但是總有些成長起來的寒門學士心酸自己的求學之路,於是開課講學,試圖抹平士庶差距。漸漸的就形成了幾個主要以教授寒門學子為主的書院,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鹿門山書院與潁川書院。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南北兩所書院也隱隱對立,互相不服。這可能也是諸葛亮、龐統不投更強大的曹操卻輔助劉備的原因,畢竟曹操集團重要的謀士都是潁川係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