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袁術正在給韓方交代新一批的難民的安置,有下人回報,冀州有信使到了。
信使?冀州的信使?應該是袁紹的信!袁術想著,讓信使進來,安排韓方盡快的安置難民。馬上就要春耕了,不能因為這些耽誤了春耕,今年的春耕非常重要,不容有失。
信使走到大廳,單膝跪倒向袁術抱拳行禮道“後將軍在上,某有禮了!渤海太守袁紹大人差小人送一封信給後將軍。“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卷書簡,雙手呈上。
袁術接過書簡,打發信使下去歇息。袁術從新就坐,打開捆綁書簡的繩索,一抖書簡,展目觀瞧。
“吾弟公路親啟。
洛陽一別經數月矣,弟安好否?前日聽聞弟在南陽征匪討寇,兩戰全勝,名傳天下,吾心亦喜。袁氏子自當如此!吾在渤海亦接收完畢,袁氏門生故吏相投甚多。吾整合兵馬欲討董賊,弟在南陽兵強馬壯,從兄討逆何如?曹氏子孟德在陳留多聚兵馬,亦與吾暗中聯合,相約起事。傳檄討逆,興平漢室。另冀州刺史韓馥、山陽太守袁遺、陳留太守張邈、袞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亦響應討董。吾袁氏子弟當同氣連枝,攜手共進,振興袁氏,榮耀門楣。是從是逆弟早做定奪,吾在渤海靜候佳音。
董卓擁立偽帝,有違宗廟,不和法禮。然偽帝號令多有不辨是非者依從,吾意另尋漢室宗親,扶立至尊,以抗偽帝。弟以為如何?此等機密,切勿外傳,否袁氏萬劫不複也!
兄本初稽首!“
看著袁紹的書簡,袁術感慨萬千,諸侯並起討伐董卓開始了,真正的亂世拉開了序幕。
這等大事我袁術怎能不參加,這是提高名望的好機會!
想了想,袁術派人召集心腹的文臣武將,前來議事。這種大事形同造反,保密是一定要的,不是親信之人還是先瞞著比較好。
不一會韓方、呂範,到了議事廳。袁術安排他們坐在上垂首。又等了一會,兩軍主將黃忠、紀靈,並主要司馬文聘、魏延,張珣張侃、劉辟韓匡、何儀何曼來到議事廳,分坐在下垂手。
見自己重要的文臣武將都到來了,袁術道“今日某大兄渤海太守袁紹送來書信,欲起兵討伐董卓,邀某助陣,諸位以為如何?“
袁術召集他們過來商議如此重大的事,把他們全鎮住了。震驚的表情掛在臉上,麵麵相覷,其他人也是如此。
想比沉穩的智謀之士,武將沒有考慮那麼多,紀靈首先站起來,拱手道“主公但凡有命,靈無所不從。然西涼諸將與主公皆有舊,某前日也與彼等多有親近,其皆是忠義之士,貿起大兵,刀戈相向,是否不妥?“
紀靈不願意跟之前混的很熟的西涼將領開兵見仗,於是說出自己的看法。畢竟他知道主公袁術是想收服那些將領的。
袁術笑嗬嗬的沉默不語,想再看看其他人的意見。
眾人察言觀色,也看不出袁術是什麼意思,他們又沒有紀靈那樣跟隨袁術那麼長時間,可以毫無顧忌,於是皆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