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獻良策孫堅請罪(1 / 2)

聽了呂範的分析,袁術覺得很有道理。

確實是這麼回事,想來在長沙他不能自給自足所以才不得不依靠刺史王睿。沒有一個可以統籌管理政務的人,孫堅怪不得如此武勇卻在那裏立不住腳。他隻懂得征戰廝殺,隻為將才!

袁術沒有製止呂範,示意他接著說,自己都聽進去了。

呂範看了看袁術肯定了自己的分析,於是信心大增,沒有什麼比一個肯采納意見的主公更好的了!

呂範拱手又道“解決孫堅的威脅並不難,某有上中下三策,供主公擇選。

上策,主公繼續交好孫堅。某觀孫堅為忠義之人,其必不會見小利而失大義。況諸侯會盟乃是為誅董卓,孫堅必不會妄起大兵攻伐主公。隻要待得其耗盡糧餉,必會向主公求援,到時握其咽喉,孫堅或可為主公爪牙;

中策,主公差大軍屯駐堵陽,監視孫堅。其四周皆有強敵,不得脫身,況又與主公有舊,其彈盡糧絕之時,必倒向主公。不過這樣孫堅會心生間隙,必不會為主公盡力;

下策,主公假借宴請之名誆騙孫堅前來。於宴席之外暗置刀斧手,待得時機,置其於死地。誅殺孫堅以逸待勞。不過此舉會敗壞主公名節,同為討董盟軍,無故殺其盟友,或為天下人不齒。於今後發展不利。

或上或中或下,皆由主公定奪!”

袁術聽得上、中、下三策,不由得對呂範暗挑大拇指,怎麼看呂範都是一個合格的謀士,定要必重用於他!

還沒決定怎麼對待孫堅,先確定了呂範在自己的勢力之中的位置。

想著呂範的計策,三策皆有好壞,上策跟中策都是等孫堅消耗糧草以後,拉攏於他。如此看來上策比中策更優。但是下策可以一勞永逸,解覺這個麻煩,還有可能收其眾,擴大自己的實力。況且魯陽的糧草,物資可是不少,自己單聽說都覺得眼饞。

但是在這亂世之中若是壞了名節,那跟自殺無異。曆史上的袁術就是因為妄自稱帝,壞了自己的名節,才鬧的個眾叛親離,落得淒慘下場。這一世自己努力收民望,展名節,就是為了挽回之前紈絝不仁的形象。在亂世要立住腳跟,經久不衰就是一要有兵,二要有人,這兩方麵都跟名望、名節有關。

可不能再倒退回去了!袁術暗暗的想到。

“看來還是上策最好!”打定主意,袁術道“吾與文台兄弟也,安肯壞其性命?!吾欲施上策之計,繼續籠絡於他。子衡先生以為如何?”

看到袁術選了上策,呂範長出一口氣,就怕袁術不擇手段,選了下策。如果他真的選了下策,必定滅亡,自己也隻要再尋明主了!

呂範抱拳當胸道“主公英明,上策當為上上之選。假以時日,孫堅必為主公所得!”

“哈哈,好。吾聽先生之言!”袁術現在是越看呂範越喜歡,可為心腹謀士!

接下來幾日,袁術開始按照呂範的謀劃,籠絡孫堅。

一是,袁術直接上表,奏請孫堅為假中郎將;其二,下南陽太守令,命孫堅屯駐魯陽,把守犨縣、葉縣、紅陽三縣;其三,此四縣稅賦不用交到太守府,皆交給孫堅掌控;其四又派出使者,滿滿運了三大車的美酒,犒勞孫堅誅殺張谘。

消息並三車美酒運到魯陽,孫堅看著袁術的手書,慚愧不已。

在得到張谘的勢力之後,野心的滋生讓自己居然有了防範袁術的想法。並且在紅陽、葉縣派出了斥候、探馬,打探袁術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