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辟拚命抵抗叛軍之際,小三出城門奔城北大營去了。
但是隔著老遠就見到大營已經亂成一鍋粥了,火光衝天,喊殺聲不絕於耳。
小三一想便知,肯定是叛軍在進攻北營。去北營搬兵如同送死,他這才想到去宛城給主公袁術報信,由宛城出兵,剿滅叛軍!
不過在小三奔宛城的途中又遇到了叛軍的斥候,一番衝殺下來,小三寡不敵眾,隻得裝死才得以逃出生天。
小三到宛城報信前文已表就不再多說,卻說劉辟卻也是英雄人物。帶著十幾個兵丁硬生生的打敗孫珪的一千叛軍,還嚇的他們不敢寸進。
可見劉辟如何武勇!
不過在吳氏一路跟搜索的唐氏一路到來之後就不一樣了,三族彙合不下五千之眾。
遠遠看之人山人海,無邊無沿!
三氏族長湊在一起,吳氏族長就開始責問孫珪怎麼一千號人拿不下區區十幾人?
孫氏族長羞愧難當,隻得辯解說劉辟武勇非常,非常人能敵。對麵十數人又都存死誌,個個奮勇。他的部下被殺的士氣全無,可不就拿不下來他們。
吳氏族長暗罵孫珪是廢物。不過三族通力合作,現在還不是內訌的時候。於是吳氏族長高呼道“劉辟匹夫爾,敵軍止十數人,一戰可下也!殺劉辟者,賞十金,封百人長,殺敵兵者,賞錢十貫,封什長,富貴就在前方,還不爭先更待何時?殺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吳氏族長鼓勁又率先衝殺過去的帶頭作用下,亂軍五千之眾嚎叫著衝向劉辟。
劉辟見今日事已不可為,回頭對幾人慘笑道“兒郎們,今日便是某之死期。汝等為南陽子弟,若投降或可得生。今日一戰某看在眼中,汝等都是好樣的,大可不必給某陪葬!逃命去吧!”
劉辟的話讓這十幾個軍士非常感動,將軍都要死了還在為他們尋找生路。如此有情有義的將軍,他們又怎肯離棄?況且南陽子弟皆是忠義之士,你劉辟做的,他南陽人也做的!
十幾人緊了緊手中兵器,皆言道“將軍如此,某安敢獨活?”“就是,腦袋掉了碗大個疤,爺們一起上路,黃泉道上也好有個照應,哈哈!”“唯有以死相報將軍厚恩!”
“哈哈,說的好!就讓吾等再為後將軍衝殺這最後一陣,如此,死而無憾也!”劉辟亦感動道。說著劍指叛軍,大喝道“來呀,盡忠之日就在此時,隨某殺!”
劉辟率先衝了過去,手起劍落,便有一人身首異處!
“殺啊!”“殺呀!”
十幾人嚎叫著衝向五千人,化身十幾道匹練,瞬間撕開五千人的軍陣!
他們是在用生命譜寫著忠義的序曲,用衝鋒告慰著自己的氣節!詮釋將有必死之心,士無偷生之念的道理。
他們不會投降,也不會逃跑,而是走在又一次的衝殺得道路上,他們用生命詮釋著狹路相逢,明知必死,也要勇敢亮劍的精神。
但是人力有窮,即便他們都忠義無雙,即便他們都勇氣有加,即便他們都不畏生死!
十幾人融入到五千人的陣列之中,沒翻出一滴浪花,片刻之後,便消融在敵軍之中!
須臾之間劉辟屬下十幾人盡皆身死!雖然他們死了,但是卻在這曆史之中留下濃重的一筆!詮釋著“忠義”二字的內涵!十幾人就殺敗一千之眾,十幾人就敢衝擊五千叛軍,是何等的勇氣才讓他們能如此?是何等的忠義讓他們能奮不顧身?
即使身死隕滅他們也展示了自己的錚錚鐵骨!確實為中華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