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諸侯都打出為袁氏報仇的旗號,正所謂哀兵必勝,士氣旺盛正是出兵的良機。
於是袁紹跟王匡殺了前去勸阻的胡毋班,揮師出河內郡進入河南郡,攻打孟津;酸棗的盟軍在曹操的協調下入滎陽郡攻旋門關;屯駐潁川的孔伷攻軒轅關;袁術跟孫堅彙合之後屯駐魯陽威脅廣成關。
一時之間天下皆動,各路諸侯確定了自己進攻的方向,紛紛調兵遣將進入河南郡,威脅洛陽。
硝煙彌漫,大戰一觸即發,袁氏被殺成了進攻的導火索,否則諸侯還不知道要磨蹭到什麼時候!
見到自己派去講和的使者起了反作用,董卓暴跳如雷,大罵士人無能。不過他也不想想為什麼諸侯會群起而攻之,他自己犯下的那些事,怎麼不叫別人反叛?!
沒辦法,董卓又找來李儒商議對策,洛陽還有自己的二十萬西涼軍,五萬並州軍、五萬收編的西園八校並何進部曲。三十萬大軍在手,倒也讓他安心不少。
李儒早就想到了會有這麼一天,於是為董卓出謀劃策,排兵布陣,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先是派遣手下增援四處,徐榮領軍增援旋門關守住成皋縣;李傕郭汜增援軒轅關,抵擋孔伷;胡軫把守廣成關抵禦孫堅袁術。然後董卓親帥大軍奔赴孟津,擋住袁紹。在他看來袁紹是叛逆的首領,擊其首腦,斷盟軍銳氣。
卻說董卓帶領大軍到了孟津以後,探知了袁紹情況以後,董卓樂了。袁紹說是攻打孟津,口號震天響,但是他們依舊在孟津十裏之外的大河口駐守,並未有半點攻勢。
看了看地形,董卓心裏有底了,孟津外是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正好適合他的西涼鐵騎衝鋒。
於是是夜,董卓親帥馬隊出孟津,偷偷從小孟津渡過大河,悄悄摸到了聯軍軍營的側後方。袁紹、王匡、公孫瓚他們想的是,其他幾路諸侯先打起來,把董卓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之後,他們再行進攻,這樣就能保存他們的實力,也更容易勝利。
但是誰也沒想到他們卻成了董卓的首要目標。
靠近了聯軍軍營後,董卓也不再掩飾,在一裏地外擺好陣型,開始衝鋒。
幾萬匹戰馬衝鋒的場景可謂是山崩地裂,萬馬奔騰,如滾滾河水,連綿不斷。董卓高舉著大刀嚎叫著“呼嗬”!
幾萬人盡皆回應董卓道“呼嗬”!
董卓是武將出身,喜歡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他早就在洛陽待得不太煩了,在他眼中征戰沙場比在官場玩弄權術更加痛快。所以這次攻打袁紹他親自帶隊衝鋒。當然了作為主公,他的護衛精兵飛熊軍是寸步不離的,唯恐董卓受半點傷害。
一聲聲整齊的“呼嗬”之聲,像是天空上的炸雷,傳出好遠。在睡夢之中的聯軍軍士被大地的震動驚醒,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呢,董卓的鐵騎就衝了進來!
大營如同煮沸的開水一樣,瞬間就翻騰起來!
“走水啦!走水啦!”“敵人劫營啦,快跑啊!”“啊”“啊”
呼喊聲此起彼伏,慘叫聲不絕於耳!
驚慌失措的聯軍士兵顧不得穿戴鎧甲,拿起兵器就往營帳外跑,但是兩條腿如何跑的過四條腿?
追趕的西涼大軍手起刀落就砍殺了過去,中刀倒地者不知凡幾,戰馬越過屍體繼續向前衝鋒。
縱馬踐踏、砍殺,不多時就董卓的西涼軍就把綿延幾裏的盟軍軍營殺了個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