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夜間派出一萬大軍埋伏在漫水下遊,待得明日旋門關衝殺之時,忽然殺出,擊其左翼;又派出一萬大軍翻越大巫山,埋伏在山腳之下,待得號令突然殺出擊其右翼;正麵之軍拖住聯軍,然後三路齊攻,聯軍必敗!
一夜準備妥當,次日天明,徐榮帶領三萬大軍出旋門關,到聯軍營前討敵罵陣,聲稱要活捉曹操、劉岱等逆賊。
徐榮突然帶軍來攻,把聯軍都逗樂了。徐榮怕不是傻子吧?聯軍加起來十數萬人,徐榮不過三萬人。他不思據關而守,反而殺出,以三萬擊十數萬,何其不智也!這樣的無謀之士,如何能放過他?
於是眾諸侯盡皆披掛整齊,點齊十萬之眾,出營來到兩軍陣前,敵住迅容。其餘五萬餘眾把守營盤,提防董軍偷營。
在兩軍陣前,眾諸侯見到徐榮擺開的陣勢,確實就三萬人。紛紛放下心來,不說打戰,他們十萬人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淹死他們!於是都放鬆了警惕,覺得此戰必勝!
不過曹操卻感到不解,董卓的部將是傻子嗎,就這麼點人還敢攻擊十數萬的聯軍?如果不是傻子那就肯定有所圖謀,但是圖謀的什麼他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他也不是神仙能掐會算。
兩軍對壘,開始罵戰。罵了一會之後,聯軍本來還想鬥將,但是徐榮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徐榮這邊算上他自己也就幾個戰將,還都不是單挑的高手,對麵戰將如雲,沒必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徐榮排兵布陣,就把大軍提了上去。
刀盾兵在前,頂住對方;長槍兵居中,緊隨其後準備刺殺,弓弩手壓陣,支援前麵的同袍,並壓製敵軍。
徐榮軍進退有序,全部依號令行事,三萬大軍,片刻之後,便形成了攻擊陣型。見到對麵徐榮軍陣容如此整齊,曹操心中讚歎,罷了,徐榮確實是統兵之才!如果能收為己用那該多好啊!
大戰在即,曹操卻起了愛才之心,也難怪這麼多諸侯中隻有他脫穎而出,成就霸業。
但是徐榮是聽不到曹操的心聲的,按部就班的擺出自己最熟悉的陣型攻擊敵軍。
也u怪徐榮瞧不起聯軍,徐榮這邊已經開始衝鋒了,對麵聯軍的陣型還沒展開。就這種毫無章法的打戰,不過是攢雞毛湊膽子。順風還行,一但膠著,其必敗。
沒有軍魂的軍隊如何能打勝仗?
很快聯軍就嚎叫著衝了上來,他們可不管什麼進退有序,排兵布陣。他們人多,他們的勝率就大,他們就不怕,就敢打敢衝。
隨著衝鋒兩軍越來越近,壓抑的氣氛彌漫在空氣之中,彼此都迸發出高昂的殺氣,不由自主的抓緊手中的兵器,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殺死對方。
不過相對於聯軍的躁動,徐榮軍就沉穩的多了。這種軍陣他們演練了不止一次,隻要按部就班的做好,每一次格擋,每一次劈砍,就行了。
越是沉穩,就越是自信。兩軍想撞在一起,剛開始還互有死傷。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徐榮軍軍士組成一個個戰陣,彼此配合無間,就宛如一個個絞肉機,無情的吞噬著聯軍軍士的性命。
一炷香之後,徐榮軍就鮮有死傷了。倒地身亡的基本都是聯軍。
慢慢的兩軍就糾纏在一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徐榮一看這種情況就知道機會來了,於是安排傳令兵,放響箭通知伏軍,他要一戰吃下聯軍的十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