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個個心懷鬼胎,都在為自己的丁點利益爭吵的不可開交。
曹操看在眼中,知道他們都是些不堪重用之徒。真想拋卻他們自己去攻董卓,就算是失敗了也無怨無悔了。
但是想著自己就幾千人馬,如何能是董卓的對手。自己身死是小,若是部曲盡皆因此殞命,自己又怎麼對得起他們的信任?
心中想著征討董卓遙遙無期,又跟中興漢室的誌向漸行漸遠,曹操就感到一陣陣的失落悲涼。
再看向因爭吵而臉紅脖子粗的眾諸侯,盡是些魑魅魍魎,真是羞與之為伍!就是一群眼光短淺的雀鳥如何能跟自己這個鴻鵠相提並論!
曹操越想越煩躁,越看越氣憤,於是不再理會吵鬧的眾人,沉著臉,信步走出帥帳。
此時已到了黃昏時分,夕陽西下,斑斑餘暉把天邊映的通紅,仿佛整個天空都要燃燒起來。
想著帥帳之內諸侯的齷齪,曹操滿胸的鬱悶之情難以釋懷。看著天邊的火燒雲,似乎自己的胸腔之內亦在燃燒。悲憤的曹操竟做出了後世赫赫有名的《蒿裏行》的前半闕,詞曰: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利小不還忘。(原句嗣還自相戕。現在的時節,諸侯還沒有互相攻伐,於是寫出的是這一句)
曹操把心裏話都表現在這幾行詞句之中,譏諷之意不言而明。吐出了心聲,曹操頓覺清爽了許多,胸中之悶一掃而光。
調整好心態,曹操重新回到帥帳,開始在眾諸侯之間翰旋,盡力的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直至深夜才堪堪平息了紛爭。
眾人終於不再爭吵了,盡皆給對方一個台階下。畢竟現在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董卓,如果他們現在就內訌不是讓董卓偷著樂麼?
但這不過是一時的平和,矛盾的種子已經種下,不和的幼苗在心中滋生,這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調和的了的。後麵諸侯間的亂戰,甚至有人身死,皆因在此。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看著眾人不再提那些不愉快之事,曹操長出一口氣。心中想到,總算是平和下來了,大敵當前爾等不思退敵,反而互相詆毀,真是一群齷齪,無智的小人!等誅滅了董卓你們愛幹嘛幹嘛去,我才懶得理你們。
夜深了,眾人紛紛到轉自己的營帳休息去了。曹操也是如此,不過他躺在臥榻之上,怎麼也睡不著。這些諸侯不是可以共事的人,自己還要想好退路才行。但是現在自己要兵沒兵,要地盤沒地盤,就一個虛銜校尉,以後該怎麼辦啊?
輾轉反側,迷迷糊糊,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曹操才堪堪入睡。但是注定了這是個不尋常之夜,怎麼可能讓曹操安然入睡!
徐榮埋伏的大軍就在軍營一側潛伏。他們在等,等黎明時分動手。黎明之時,天光似亮非亮之時,正是人們警惕最鬆懈的時候。一夜的平靜會讓守衛的軍士放鬆警惕,熟睡之人這時也是睡的最死的時候。
看到偷襲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了,領兵的將領起身叫醒入睡的軍士。部眾畢竟白天打了一天的戰,也是疲憊不堪,如果再熬一夜,也沒力氣拚殺了。所以將領才讓他們分批睡覺,等到動手之時再收攏到一起。
軍士都清醒了過來,紛紛堅持武器裝備,整理衣衫,讓這周身再沒半點崩掛之處。見到軍士收拾停當,領軍之將一揮手,眾人牽著銜枚裹蹄的戰馬,悄悄的靠近聯軍大營。
在半裏之地站定,軍士皆翻身上馬。領軍的將領看了看整齊的馬隊,突然一把拔出寶劍,一指聯軍大營,大喝一聲“殺!”
眾軍士催動坐騎,回應一聲低沉的“呼嗬”,端起手中的兵器就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