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二月,還能趕上春耕。所以在占領了河南南部之後,袁術就緊張的遷徙百姓,分配土地了。袁術又把大量的土地抓在手中,施行軍屯。反正軍士訓練也是訓練,還不如種上糧食。而且他們都是農民百姓出身,也不生疏。
袁術在自己的轄區緊鑼密鼓的發展農事,天下諸侯也沒閑著。雖然討伐董卓都不在行,但是自相殘殺卻都是把好手。
早在初平二年剛到來之時,兗州刺史劉岱就以借糧之名誅殺了東郡太守喬瑁,以王紘代之。劉岱終於還是報了喬瑁擅自逃離沒有掩護他的仇怨。
山陽太守袁遺在陳留回轉山陽時,突然暴起,行刺陳留太守張邈。張邈在部下的力戰之下才得以逃脫。逃脫的張邈找到還沒有離開的上黨太守張揚,兩軍合並攻擊山陽郡。兩軍在山陽殺了個難解難分,最後還是曹操做的和事佬勸解之下才罷兵。張邈跟張揚親近,而張揚跟袁遺在攻伐董卓時有矛盾,所以袁遺突然攻擊張邈。
北平太守公孫瓚掐斷了幽州刺史劉虞與東部諸郡的聯係,誅殺了遼西、昌黎、玄菟三郡太守,占領其地。劉虞怒斥公孫瓚為逆賊,但是他實力沒有公孫瓚大,卻也無可奈何。公孫瓚早就有了取代劉虞的野心,這次也是先去其羽翼。
曹操回到譙縣老家以後,招兵買馬,暗暗積蓄力量,窺視兗州、豫州。兗豫雖然地理狹小,但是人口密集,如果占領二州也可做為爭霸天下的根基。
袁紹則是在渤海郡招兵買馬,並與冀州刺史韓馥暗暗謀劃,打算立幽州刺史劉虞為新帝,跟董卓分庭抗禮。
這一日袁紹的書信就送到了屯駐廣成的袁術手上。接到袁紹的信,袁術也沒多想,便展開觀瞧,自己這個大哥估計又有什麼新的陰謀詭計了。
袁氏被董卓誅殺之後,袁紹就開始以袁氏正統自居,收袁氏遺留資源,豎起袁氏大旗。此舉讓袁術很是不滿,怎麼說自己也是袁氏嫡子,再怎麼樣也要分一點給我吧,你在渤海把袁氏遺留全部接收了,眼裏還有我這個弟弟麼?
在看了袁紹寫的書信以後,把袁術氣樂了。
就見上麵寫著“公路親啟:
群雄並起,討伐董卓。弟能明辨是非,於南陽起事響應,吾心甚慰。然董卓勢大,先敗河內,再敗成皋,梁東亦為其所敗。出師未捷,士氣已衰,如何能擋董卓虎狼之師?
幸得長沙太守孫堅重整旗鼓,先勝陽人,再占大穀,董卓親征更是為其一戰而破。現關東士氣稍整,吾輩自當修養生息,暗中積蓄力量,再伐董卓。
然天子在彼,或為其脅迫撤換州郡。若是如此,吾等再無立身之地。若無根本,如何再起討伐大業?且天子協不為正統,為董卓之傀儡也。吾意另找賢明,擁立為帝,與長安偽帝分庭抗禮,則吾等立於不敗之地也。
弟在南陽羽翼已豐,名望已達,若能從兄,此事必成。吾等二人皆為袁氏子,自當同氣連枝,共進共退,則袁氏興旺不遠矣。
茲事體大,望公路慎之又慎,相約為號,共舉大事。此事若成,吾為大將軍,弟為驃騎將軍。兄袁紹頓首。”
這袁紹真有意思,居然還想效仿董卓,重提另立新君之事!袁術暗暗想到,他就看不到董卓因為此事,被天下諸侯共同討伐?現在這個神經最敏感,一著不慎麵四麵受敵!
看來袁紹是被自己的野心衝昏了頭腦,此等人物不能與之謀!太過愚蠢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袁術怎麼可能放棄現在的大好名望,跟隨他行叛逆之事?也不知道袁紹是怎麼想的,沒有實力,妄圖玩這些虛的,給自己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