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珍重的把玉璽收好,才差人叫部下戰將過來,開始分配攻城事宜。
黃忠、紀靈等進來看到袁術兀自那裏興奮的無與倫比,也都跟著笑起來,想必主公是有什麼好事吧。
但是接下來袁術說的居然是強攻陽城,這種徒增傷亡的事怎麼讓主公如此高興?
本來袁術都跟他們說過此事,部下戰將都不讚同強攻。畢竟從地裏上來說,陽城就在潁水河畔,護城河跟潁水連通,這是不可能填滿的。再加上陽城城高壁堅,當真是易守難攻。如果強攻的話,他們十二萬人估計要死傷大半才能拿下。做為領軍的將領他們要對自己的部下負責,這種送死的仗誰願意打?
袁術說強攻,紀靈首先就反對了,紀靈對著袁術拱手道“主公,不可!陽城城堅,又有潁水環伺,易守難攻也。況陽城為豫州治下,該他孫文台想辦法,謀計策,如何以主公部曲的性命為他奪城?”
紀靈這是說出了黃忠、文聘等人的心聲,他們跟孫堅不是一條路上的人,如果不算困難,順手的事的話,那無不可,但是這等硬仗如何還要替孫堅去戰?
紀靈提出反對意見了,黃忠等皆附和道“伏義所言極是!”“是啊,主公,成軍不易也,如何能打此戰?”“吾不忍部下前去送死也。”
見到這種情況袁術也是一陣陣頭大,他當然知道,強攻損傷太大,但是收了孫堅的傳國玉璽,他如何能不盡力?但是傳國玉璽又不能給他們說,畢竟這等重寶,保密是第一原則,部下還是不知道的好。萬一走漏了消息,將萬劫不複。
袁術隻能給他們說道理,擺事實,於是道“某也知道此事不易。然吾所得河南半郡皆是文台拚殺才得占下。此次文台有難,吾等怎可袖手旁觀?此不仁不義者也!”
“河南之事為天下共討董逆之大事,其敢不用命耶?況無南陽之糧其早敗矣,如何妄談進擊洛陽?”黃忠雖然跟孫堅在洛陽共鬥呂布,但是關乎到切身的根本,黃忠還是站在南陽的角度說事。
黃忠此言又得一片附和之聲。看起來部下都是不想為他孫堅硬拚攻城啊!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袁術隻得硬著頭皮繼續堅持道“即便如此,河南之地也是其為某攻得!現文台有難,某不能不管,陽城就算渾身是鐵又能撚幾顆釘?不必多說,吾意已決!”
見到袁術鐵了心要幫孫堅了,他們做部下的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了。隻得領命,下去整軍去了。
巳時三刻整軍得當,孫堅跟袁術帶領大軍就來到陽城之下。
按部就班的討敵罵陣,見到沒有什麼效果,就開始準備強攻了。
潁水在陽城西南,所以要攻隻能從正北,正東,東南進攻。
孫堅跟袁術討論半天,如果三麵混雜攻城,號令不統一,難有成效,不若一人攻一麵。於是孫堅攻正北,袁術攻東南。放正東一麵,在城外埋伏,也算是簡易版的圍三缺一。
確定了方向之後,號炮連天,戰鼓震天就開始攻城。
不提孫堅如何拚命,卻說袁術在東南指揮攻城。先是試探的攻了一下,還沒到護城河前就被密集的箭矢射了回來。
陽城不知道準備了多少守城的器械,這真是不要錢的往下射!看著一蓬蓬箭雨,袁術暗暗咋舌,又有些心疼手下的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