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張邈就準備趁夜出城偷襲。但是張邈剛把這個打算剛說出來,就見他的副將張天伸手阻止他道“主公不可,此必是袁術計也!”
這怎麼可能是袁術的計策?我又不是傻子,探報的清清楚楚,袁術每天飲酒作樂,這還能有假?我是主公,就顯你張天有能耐?
就在張邈麵露不愉的時候,張天抱拳道“主公,還記得,曹公送來的書信否?”
聽到張天的話,張邈一愣,他想起來,曹操給自己寫的書信中確實說過讓他小心謹慎,別上了袁術的奸計。又送了兩個錦囊,一個是在袁術消極懈怠,夜夜笙簫的時候拆開,一個是在潁水枯竭的時候打開。
拿到兩個錦囊的時候,張邈還不以為意。他出兵潁川的時候,南陽並沒有什麼動靜,你曹操怎麼知道袁術回來。到了陽翟以後,張邈還特意去看過潁水,並沒有枯竭的跡象。不明所以之下,張邈就把錦囊拋之腦後了。這次副將提醒,張邈想起來了。
這下張邈有些猶豫了,莫非真是袁術的計策?那你曹操也太厲害了吧,未卜先知?早早就知道袁術會行此道?太誇張了吧?!
張邈不置可否,麵上陰晴不定。張天怕他立功心切,不顧大局,於是又道“此時正是拆開之機,主公何不打開錦囊之後,再做定奪?”
想想也對,反正也不差這麼一會。於是張邈起身,回轉書房拿出兩個錦囊。先拆開第一個。
就見上麵寫著“袁術若裹足不前,夜夜笙簫,必是詐計,切不可出城偷營,必有埋伏。”
看到這裏張邈倒吸一口冷氣,細細想著袁術到來的經過,但是並沒有什麼破綻啊?而且斥候都能混入他營中,可見其鬆懈成什麼樣了,這要是詐的話,那也太像了吧?
想了半天也不明所以,看著手上未拆開的第二個錦囊,張邈猶豫了片刻,所幸都拆開算了。他也很好奇,這個錦囊之中到底寫了什麼。
就見裏麵錦帛之上就寫了一個字,一個大大的“跑”字。前麵那個張邈還能弄明白,這個就徹底糊塗了。跑?什麼意思?向哪裏跑,什麼時候跑?這到底什麼意思。為什麼潁水枯竭,就要跑?
張邈百思不得其解。先不管第二個什麼意思,錦囊之中不讓他偷營,但是這麼好的機會張邈又不想放過。
那可是袁術啊,諸侯之中唯一個戰敗董卓的人。如果自己戰勝他,那還不名滿天下?
張邈一邊思索著,一邊砸吧嘴,感覺麵前就是塊肥肉,但是有人說裏麵有毒,是吃呢,還是不吃呢?
張邈轉念又想,你曹操又沒親臨潁川,怎麼知道詳情?現在袁術就是破罐子破摔,如此還不偷襲於他,那才是愚蠢。
這肯定不是袁術的計策!張邈暗自安慰著自己,於是道“不必多說,如此大好之機若是溜走,悔之晚矣。偷營之策不變,來呀,埋鍋造飯。”
這時候張天一看,再勸世不行了,但是怎麼能看到自己的叔叔就這麼死了?張天是張邈的遠房侄子,因為崇拜曹操,對曹操是深信不疑。
沒辦法張天一咬牙道“若是如此,陽翟重地,主公不可輕離。某雖不才願為叔父分憂!今夜某帶一萬軍士前去偷營。若成,某舉火為號,叔父再來;若有埋伏,某以響箭通知叔父。此為穩妥之策,叔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