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藐劉表破謀大穀(1 / 2)

袁術看著歌賦,不斷的點頭,此人文采斐然,確實是大才之人。詞句朗朗上口,雖然看似淺顯卻深含他治理南陽的政績,確實了不得。不過可惜沒有找到其本人,不然收為己用,又得一賢才。

放下書卷袁術歎了一口氣道“唉,可惜此人如此大才,卻不為南陽所用!大兄,宛城招賢不可輕棄,治下之土越來越多,官吏捉襟見肘矣!”

“諾,主公放心,招賢與招兵是南陽基本之策,時刻都在進行,不會輕棄!”韓方站起身來對著袁術拱手道。

“既然如此,可曾得一二賢才?”袁術來了興趣,問道。

“呃,這個,還在進行之中,確實發現幾個賢才,可為一縣之長,還有機會也可為縣下吏!”韓方有些尷尬的說著。

聽到這麼久的招賢就吸引了這些人,袁術有些興趣缺缺了,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他想要的是治理一郡,治理一州的人才。

見到沒有袁術也不好責怪韓方於是轉移話題道“有人可用便好!招兵情況如何?現有兵卒幾何?”

見袁術轉移了話題,韓方暗暗長出一口氣,回複道“招收兵卒進展順暢,現各地加起來怕是得有八萬之眾了。單單宛城一地,新收兵丁便有五萬。黃將軍(黃蓋)、裴將軍(裴元紹)已經在按照新法練兵,想必已有成效。”

亂世好招兵,確實如此。動亂之秋,有糧就能聚兵。更何況現在南陽如此強勝,與之相應的待遇都在提高,兵丁在吃飽的同時還有剩餘補貼家用,他們如何不踴躍?

“如此甚好,天下動亂,周邊不寧。彼等看到南陽繁華,必起歹意。沒有強軍如何保境安民?大兄,現南陽周邊情況如何?”袁術感慨一句,又問起周邊的情況。

“主公,可過來觀瞧。”聽到袁術的問詢,韓方拿出大漢圖錄,在桌案上鋪開,以鎮紙壓住四角,讓袁術過來查看。

袁術招呼周邊文武,盡皆圍攏過去,觀看圖例,聽著韓方的講解。

“周邊形勢複雜,犬牙交錯,不可不防。根據探馬回報,荊州劉表在襄陽招兵買馬,又以蔡瑁、蒯良為心腹,江夏太守黃祖為中郎將,現已聚大兵八萬,屯駐襄陽,水軍五萬,遊曳漢水,隨時都有可能渡江攻伐樊城。伏義將軍領軍三萬屯駐樊城,又有蔣方、韓匡兩位將軍輔佐,守住不難!”韓方首先介紹了荊州劉表的情況。

南陽名義上還是荊州之郡,所以襄陽這個荊州刺史劉表,就肯定把他們作為眼中釘肉中刺,隨時都想收回南陽,統一荊湘。

“哼哼,劉表守土之犬爾,不足為懼。荊湘軍伍,水軍尚可,步卒皆不堪入目,雜亂無章也。某不去攻他南郡就不錯了,就他還想圖謀南陽,真是笑話!早晚某要吞了他荊州七郡!”袁術哼哼冷笑著,對於劉表很是不屑。

“主公英明,劉表確實不足為懼,然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若主公攻伐不順,其必盡出襄陽渡水來攻,行落井下石之道。樊城守軍不可輕離!”庚道在旁邊分析道。

“忻免放心,樊城有某大將紀靈在,便是襄陽再聚八萬大軍,也攻不下樊城!荊州劉表無需多慮,有樊城阻隔,其進不了南陽!”袁術道。

“確實如此。南路無憂,再看北方。董卓退走長安後,河南還算安定。不過各處湧入的難民越來越多,單單南部半郡已有些承受不住了。可否把之遷入潁川?”韓方說道北方,有提起了難民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