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真知灼見也!如此甚好!”袁術讚歎道“去歲南陽發展過快,所占之土,多有不服之人,今年便要撫平各地,集八郡之力,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然攻占頗多,並未有許多能治之人,長文可有摯友可推薦一二!”
如果是陳群去推薦,那征辟就容易許多了。袁術還沒有從之前名士對他不屑一顧之中走出來,還有些不夠自信。
其實袁術占據豫州全境,河南全郡之後,士人的心裏已經開始有了變化。袁術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一年的時間從南陽一郡發展到八郡之地,這放在那裏都是一方強大之諸侯。況且南陽為產糧大郡,物產頗豐,便是一郡便可養其八郡之地。而且袁術治下各地皆是施行仁政,多予流民無主之土,雖然動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但是如此民心歸附,再加上強軍彈壓,誰敢不服?
士人們已經看到了一兩年之後,袁術的強盛景象了。在預估了袁術的軍力之後,更是暗暗咋舌,才兩年半的時間,袁術便聚了近三十萬大軍,還頗多是百戰之軍。除了占據京兆尹的董卓,現在誰是袁術的對手?
既然袁術已經勢不可擋了,士人們便收起了抵製之心,皆有了投效之念,這也是此次入南陽,在宛城有個大驚喜在等著他!
書接上文,聽了袁術的話,陳群也有些無奈。他們“潁川七友”庚道跟他已經投效了袁術,鍾繇在長安,戲忠、荀攸在曹操處,荀彧在袁紹處(陳群還不知道荀彧已經回到了潁川長社),郭嘉不知所蹤,哪裏還有其他大才之人?
潁川之地也就學風不錯才能聚集如此多的英才,但是再多也是有限度的啊。
想了半天陳群也沒想起還有誰來。
這時候袁術開始誘導陳群道“汝可知郭嘉,郭奉孝現在何處否?前次宛城一別某便再也沒見過他。”
“哦,主公入潁川之前便見過郭奉孝?”陳群好奇的問道。
“然,還是兩年之前的事了,其遊曆南陽,被某遇到。其本以投效與某,但卻突然不辭而別。某不知其是何意,後來入潁川某也在陽翟外郭家亭其老家尋過他,但是其外出久矣,不知所蹤!”袁術遺憾的說道。
“郭奉孝,鬼才也!其性格放浪不羈,天馬行空,隨遇而安也!主公是否有何言衝撞了他,才讓他如此不辭而別?”陳群問道。
“某之前也細細想過,自認並無甚過激之言論啊!”袁術說著陷入回憶之中,想著當時跟郭嘉同席飲酒的場景,就不自然的露出了笑容。
陳群看著突然發笑的袁術,不明所以,不過他也想知道,到底郭嘉跟他主公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畢竟袁術入潁川之時,潁川的士族都分析過袁術,都覺得袁術是明主,可以托付家族的那種明主。既然他們看的出來,郭嘉之才還在他陳群之上,如何看不出?
於是陳群問道“主公可曾還記得當時的話語,可不說給某聽。某替主公分析分析其中緣由。主公為當事之人,殊不知:當局之謎,旁觀者清也?”
“哦,如此也好,想當初,某等是在酒樓相遇,其舌辯群儒,然後……”袁術陷入了回憶之中,盡可能多的把當時的話語還原。
陳群聽著無不羨慕,原來當初袁術跟郭嘉還有這麼一段啊!郭嘉識人之能,潁川無人能比也!但是聽著聽著,陳群就發現其中的不對了。
袁術可能沒意識到,但是陳群久在潁川,對潁川之人的情況最是了解。“潁川七友”之中五人是大族出身,唯有戲忠、郭嘉是寒門出身。因為是寒門藏書很少,家學不達,沒辦法兩人便就讀於荀氏開辦的潁川書院之中。陳群等五人也去潁川書院旁聽過,所以七人才會認識,相熟,發展到摯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