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戰火起應對得當(1 / 2)

當初在袁術收郭嘉、荀彧的時候,曹操便依照戲忠的計策,開始聯絡汝南、沛國、陳國、梁國甚至陳留的士族。許以好處,陳明厲害,相約起事。

袁術親近、重用武人,世人皆知,這本就讓士人不恥了,而且他又行分配土地之策,這就動了士族的根本利益。

所以幾郡在被袁術占下之後,皆人心惶惶,都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雖然袁術還沒有施行,但是派鍾進入陳國便成了壓倒士族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在士族眼中便是要施行土地分配的信號,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便開始校練私兵家奴,暗中積蓄力量。這也是鍾進進入陳國月餘的時間,基本上什麼都沒做成的原因。但凡有新的詔令,盡皆被本地的官吏否決,要麼就是表麵應承,私下裏置之不理。

後麵當他們接到曹操信件,看到曹操信使之後,便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緊緊的靠過去。幾乎是曹操的信使每到一地,一地的士族便承諾歸附。如此不到一月的時間,各地士族便準備妥當了,就等相約的時間共同起事。

曹操再給他們約定起事的時間,便是二月初一。幾郡同時起事,攻伐驅逐袁術的人,達到他們擺脫袁術統治的目的。

這一下當真要命。雖然陳國、汝南損失不大,因為這兩郡沒有多少袁術的部曲,但是這象征意義太過明顯了。在袁術的腹地,突然生變,而且汝南郡又靠近南陽郡。這讓南陽之人都感受到了戰火燃燒的硝煙。

接著就是梁國。梁國的魏延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之下,突然遭到地主武裝的襲擊。一時間,屯駐梁國的下邑、虞縣、薄縣的軍士在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的情況下,便被殺的大敗。如果不是袁術軍紀律嚴明,怕這一下梁國的軍士就散了。但是即便如此,駐軍還是被趕出了三縣。

三縣的軍士在司馬、軍侯的約束下,聚攏到一起約萬人,便向魏延屯駐的睢陽前進。睢陽傳出的消息還算好,雖然也有士族叛亂,但是已經被魏延鎮壓下去。

魏延接收了這一萬敗軍之後,便在睢陽屯駐下來,他現在有一萬五千大軍,守住睢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魏延也怕,怕陳留的主公袁術出問題。睢陽靠近陳留,一但陳留有變,他便能帶領大軍入陳留接應袁術。

相對梁國的情況,沛國就好了許多。郭嘉的到來,一番安排之下,黃忠便把其他縣的大軍都收攏到了譙縣,如此才堪堪抱保住了沛國的有生力量。但是即便如此,也讓黃忠深恨曹操,更是帶領大軍去攻擊曹氏、夏侯氏的塢堡。但是等他們到達的時候卻傻眼了,兩氏族的塢堡早已經人去樓空。氣不過的黃忠還是一把火把兩氏的塢堡盡皆燒毀才算了事。

在郭嘉的指揮下,黃忠所部有條不紊的退出沛國,前往汝南鎮壓叛亂。相對於沛國來說,汝南對南陽來說就更加重要了。汝南不但是南陽東麵的門戶,它還上連潁川,下接揚州。既能把戰線統一,又能留出進發揚州的道路,所以郭嘉定得策略便是棄沛國占汝南。

黃忠帶大軍進入汝南之後,一改之前的溫和,所到之處,不問緣由,不管求饒,凡是參與反叛的士族,一律攻破斬首!雖然士族奮起反抗,但是沒有曹操支援的情況下,就他們那些不事訓練的私兵、家奴如何是袁術麾下百戰之兵的對手?半個月的時間黃忠便橫掃汝南,誅殺的士族不計其數。幾盡屠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