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最早在刺史丁原時期,呂布跟張揚就認識。
當初呂布是丁原的主簿,張揚則是武猛從事。兩人又都是武勇之人,所以非常的投緣,好的跟親兄弟一樣。
後來呂布投奔了董卓,張揚則是回到並州任了上黨太守,從此兩人便斷了音信,沒想到在河內郡卻碰到了麵。
知道是張揚後,呂布便去掉了偽裝,單騎走到張揚近前,高聲喝道“張稚叔,還識得並州故人否?”
對麵來的正是張揚,聽到熟悉的聲音,看到熟悉的身形,尤其是那杆大戟,張揚如何不知道對麵就是呂布。
於是張揚拍馬上前高聲道“可是鳩虎呂布?”
“哈哈,正是某!張稚叔一別經年,別來無恙乎?”呂布說著在馬上抱拳拱手大笑道。
確定了是呂布後,張揚便催馬走到了呂布近前,回頭止住蠢蠢欲動的部曲,對著呂布看了又看,才點頭道“嗯,不錯,聽聞汝都封侯了,某還不信,這次看來確有縣侯的模樣!遙想當初你我皆立誌封侯,不成想被你搶了先啊!哈哈!”
“你也不錯,上黨太守,一郡之長,也算是平步青雲啊,哈哈!”呂布也笑道。
兩人說著便下了坐騎,熊抱在一起,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了,今次相見,雖說不至於熱淚盈眶,但也是激動不已。
兩人就席地而坐開始敘說各自的經曆。對呂布張揚早就聽聞的太多了,不過聽到呂布親自的敘說漸漸明白了現在中原諸侯的情況,以及凶險。這哪哪都是陷阱啊,還是他們並州草原好,從馬馳騁,快意恩仇,那有中原腹地這麼多彎彎繞?
然後張揚也敘說他的經曆,通過張揚的敘說,呂布漸漸明白了,他為什麼來到了河內,投到了王匡麾下。
原來討伐董卓兵敗之後,張揚便回到了上黨募兵,重新聚攏了三萬大兵之後,張揚就打算南下,繼續攻伐董卓。但是還沒出了上黨,就聽聞了上黨北麵起了山賊,到處劫掠。
沒辦法張揚便從新北上打算剿匪。但是到了北麵的沁縣之後,卻發現來的根本不是山賊,而是南匈奴。
匈奴都是騎兵張揚怎麼可能是對手,打了兩戰皆是大敗,他自己更是被南匈奴單於於夫羅生擒活捉。由此他新聚的三萬大軍便煙消雲散了。因為於夫羅礙於張揚士族的身份,便沒有誅殺於他。
張揚趁著匈奴休息的時候,偷了一匹馬才跑了出來。上黨被匈奴劫掠,他也沒臉再在這裏募兵了,便南下投奔了河內太守王匡。王匡對他還算不錯,任命他為部都尉,統領一萬大軍。
這不,聽說南麵三縣遭了賊人,王匡便讓張揚帶領所部前來剿賊。
聽到此處,呂布同情張揚的悲慘遭遇,對張揚說“稚叔,你我情同手足,不如投到滎陽來。在河內寄人籬下有何前途?不如來滎陽,你我攜手共謀大業。”
“這,不太好吧?王太守對某不薄,如何輕棄?”張揚雖然這麼說,但是看神情,呂布還是看得出來他心動了。
王匡雖然對他不錯,但是重大的事情上總是放著張揚,畢竟他不是河內人,不屬於王匡的嫡係。但是呂布就不同了,之前關係就不錯,現在呂布相邀,張揚就動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