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袁術所想,張濟是實在呆不下去了,這才沒辦法想要投效於他。
原來自從關中起了齷齪,李傕、郭汜互相糾結一批人開始征伐,張濟便帶領自己的三萬大軍南下了武關。不願意參與他們這些兄弟蕭薔的行為。
當然了還有他的私心在裏麵,他跟李傕、郭汜是平等的,現在這兩位大打出手,他若是不站隊肯定要先被攻滅,若是站了隊,又肯定是炮灰,為了保存實力,這才離開那是非之地。
但是李傕、郭汜把持朝政,更是把關中所有的糧食全部囤積在長安城內,美其名曰統一分配,其實就是排除異己。
這種做法就是扼住其他宿將的喉嚨,讓他們聽李傕、郭汜的調遣。所以張濟南下武關的時候,隻有隨軍的三天糧食,原本他以為武關畢竟作為南下的咽喉,怎麼也要囤積不少吧。
但是張濟到了武關傻眼了,武關隻有五千軍士,還都是老弱病殘,而糧食也就夠他們三萬多大軍吃上兩個月的。兩個月後怎麼辦?
愁的張濟不斷的查看地圖,想在這上麵找到出路。他們不事生產,糧食又都在李傕、郭汜手中,要麼逃離這裏,要麼投靠那兩個人。再有一條,就是搶!
武關北上就是京兆尹,南下一路是南陽郡,一路是漢中郡。南陽就不用說了,袁術作為天下最大的諸侯,擁兵近百萬,就他這三萬小魚小蝦還不夠袁術塞牙縫的。
漢中倒是可以,但是沒有具體的地形圖,他根本進不去。漢中巴蜀,號稱五步一關、十步一口,山路彎轉,很是險要,再加上張魯以五鬥米廣施教義,政教結合,漢中民心歸附,就他這三萬人,人家一關三兩千人就能擋住他們。
到了武關兩個月,張濟愁了兩個月,根本一點辦法都沒有。有心回長安吧,李傕郭汜是罷手了,但是他們這些中立派怕是就要被清算,有心不回去吧,眼看糧食就見底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沒糧他拿什麼聚兵?沒兵怎麼在這亂世立足?
張濟沒辦法隻得偷偷的在關中找那些偏僻的地方,這搜集一點,那劫掠一點,不過也是杯水車薪,吃了上頓沒下頓,就這樣一直耗太陽,耗月亮,終於等到了馬騰、韓遂起大軍十五萬開始攻打關中。
張濟一看機會來了,李傕、郭汜後麵空虛,正好劫掠一把。但是點齊軍士張濟又傻眼了,連番的饑餓,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忠心倒是忠心,但是連兵器都拿不穩了,還怎麼去搶?
唉,時不我待啊,怎麼到了這步田地?難道偌大個大漢,就沒有我張濟的生存之地麼?
張濟又遣散了部曲,在府衙內哀歎不止。
這天張濟拿出最後一點糧食,想著飽餐一頓後,就去關中碰碰運氣,運氣好就搶一點,運氣不好,那就合該他張濟死在這裏。
他們剛吃完,手下的軍士就來報,關外有架馬車,一員小將聲稱是你的侄子,前來投奔!
侄子?張濟並沒有子嗣,他大哥倒是有一個孩子,算算今年剛剛二十歲,難道是他?
張濟上了北關牆,手搭涼棚向下觀瞧,果不其然一員小將手持大槍,在馬上端坐,旁邊一輛車,車中不知道坐的是誰,兩個車把式站在旁邊,手中拿著馬鞭。
張濟仔細一看,哎呦,這肯定是他的侄子張繡。這長的跟他大哥年輕的時候一模一樣,簡直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