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下冤獄荀堪被救(1 / 2)

當天夜裏袁術跟張濟促膝長談,張濟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關中的勢力分析了個清清楚楚,讓袁術心中有了底。

第二天,袁術召集文武,任命張濟為左教習,跟右教習裴元紹一起,訓練新軍。雖然裴元紹心中有些不爽,主公分他的權柄,但是袁術如此做,也是為了平衡,更是拉著他談論了很久,又升遷他為編練將軍,這才算安撫下來。

接下來張濟便開始在宛城意氣風發,學習新法練兵,查看軍營,雖然沒有了領軍征戰的可能,但是現在也不錯,總比賦閑在家強了太多。

樊城的蔣方三將回到宛城後,便被袁術帶領五萬新軍,並四十萬糧草趕奔了武關。宜早不宜遲,武關兵少,還是盡快趕過去才能讓袁術放心。

這邊事了,袁術又把目光看向關中,荀攸剛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占據了馮翊郡,並派兵偷襲了韓遂閻行部,止住了長安的頹勢,屯駐在萬年城,跟長安互成犄角,然後跟西涼的馬騰、韓遂陷入的對峙狀態。

隻要李傕、郭汜不會太快被攻滅就好,等他騰出手來,再收拾這兩個小子。

隨著各地的情報送來,袁術對天下的大勢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冀州的袁紹開始不斷的在魏郡增兵,袁術給他的壓力太大了,別說司隸的魏延部,就是東郡的張遼和黑山的張燕都讓他很是頭疼。

原本他是想先攻張燕的,攘外必先安內嘛。但是黑山連接著太行山,綿延數千裏,張燕又有韜略,每次袁紹攻打,他就跑入深山,袁紹一走,他們又開始下山騷擾。

打又打不著,何解吧,有袁術這層關係,又何解不了,氣的袁紹三天沒吃下飯去,隻得不斷的派人聯係張燕,想要安撫於他。

張燕搞不了,袁紹又把目光看向東郡的張遼。袁紹的性格就是這樣睚眥必報,袁術他這個便宜兄弟勢力太大,他啃不動,張燕他打不著,所以便想在張遼身上找回麵子來。

但是張遼也不是好相與的,有袁術做他的後盾,對冀州袁紹他是怡然不懼,兩方麵在東郡的頓丘、白馬大戰三場,互有勝負,誰也奈何不了誰。

袁紹見這也打不動,那也打不著,隻能在鄴城生悶氣,更是把怒火撒在群臣身上,在加上辛評、審配、郭圖、許攸又不和,連番的爭吵下竟然殃及了池魚——荀堪。

荀堪本沒有錯,但是他幾個兄弟都在袁術處任要職,郭圖又恨袁術殺他家族,便向荀堪潑髒水。

袁紹正在氣頭上,這麼一聽,荀堪跟袁術勾結,這才讓他在東郡、黑山沒有做為,這還了得,一怒之下直接立拘鎖帶打入死囚牢,準備處斬。

荀堪滿腔的委屈說不出來,對袁紹是失望透頂了,心中悲傷,他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差錯,沒想到最後落了個如此下場,還是荀彧看得明白啊,唉,悔不當初跟荀彧一起走就好了!

再有三天就要處斬了,現在後悔有什麼用?荀堪無奈,隻得在地牢等死,更是把滿腔的怒火寫成一首詩,諷刺袁紹:

耀陽烈驕,禮賢下紹。

和煦仁義,誌達遠眺。

若來助我,順應天道。

雄姿偉岸,似成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