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諸葛亮孔明出世(1 / 2)

豫章跟九江因為田豐的聯係有條不紊的接手著,一個月的時間魏延便掌控了整個豫章郡,所有的軍士也都歸屬到了他的麾下,不過這旗幟還是插的諸葛玄的,現在還不是改弦易轍的時候,更何況,豫章最後也不是歸屬他們的。

這邊交接清楚了諸葛玄便帶著自己的一家人,啟程趕奔了宛城,同行的還有田豐,田豐的使命完成,也要回去複命。

一路行來,諸葛玄感慨萬千,這袁術治理地方確實有他獨到的地方,不說南陽了,就經過一年的廬江郡就不得了。

本來廬江郡的情況跟豫章差不太多,甚至有些地方還比不上豫章,但是現在的情況完全反轉了。廬江的繁榮那是一天一個樣,便是大漢的盛世之時,也不過是這樣了。

但是進入豫州之後,諸葛玄就更驚訝了,汝南的情況比大漢盛世更甚,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人們臉上洋溢的幸福之感,這是靈帝以來從來就沒有過的。

諸葛玄驚異的同時詢問田豐,這到底是怎麼才能形成的,田豐比他也好不了多少,對袁術的政策也是一知半解,不過大的策略還是知道的。

這一說之下,諸葛玄更是詫異了。袁術的田土之策是動了士族的根本利益,這在諸葛玄看來是自掘墳墓,怎麼會反其道而行,造就了如此繁華?

田豐也是感慨一聲,說道“誰說不是?都以為這是自掘墳墓,但是主公就有這種能力,化腐朽為神奇。不過想想,這也無可厚非。你想想大漢為何連年動亂,揭竿而起的百姓一波又一波?”

諸葛玄想了想道“莫非就是這土地的問題?”

“然!自西漢以來,貴族曆來兼並土地,重農而輕商,百姓的土地越來越少,成為貴族的家奴,私兵,這便是諸侯做大的原因。風調雨順還好,若是天災便要起人禍。百姓無活路,也隻有這犯上作亂一條出路了。”田豐無不感慨的說道“主公,這是從根源上破解此道,百姓有土可耕,有糧可餘,怎能不擁戴主公,怎能不再軍中效死力?”

諸葛玄聽到田豐所說,也是感慨萬千,大漢的製度便是如此,早就了無數的貴族,卻忽略了底層的百姓,而那次動亂,也都是從百姓開始的。

這時候二十二歲的諸葛瑾說話了“小子也深以為然,南陽候收攏土地,而發展貿易,今後的士族怕都是以商為富,這土地再無封賞的可能。不過為大國者,便應如此,以民為本,則長治久安也!”

諸葛瑾的話讓田豐目光灼灼,此子年紀不大,見識到時卓絕,他能看的這麼遠,怕今後的成就也是了得。

田豐對著諸葛玄說道“此子不凡,看來你諸葛氏不興都不行啊!”

“哈哈,元皓兄過獎了!”諸葛玄不無得意的說道“此子乃我兄長諸葛珪長子諸葛瑾,學識廣博,我比之都有所不如,為我諸葛氏千裏駒也!”

“叔父過獎了,瑾當不得此讚譽。”諸葛瑾謙虛的又對著田豐拱手道“讓田大人見笑了!”

不等田豐、諸葛玄再說話,旁邊十五歲的諸葛亮卻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那我便是諸葛家的萬裏駒!大哥你覺得呢?”

諸葛亮的自信,讓田豐更是詫異,這諸葛玄的侄子一個比一個了不起,真是一門四豪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