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周瑜使建安三年(1 / 2)

接下來袁術便開始調兵遣將,把樊城的徐晃調到豫章郡,提拔他為忠義校尉,豫章都尉,統管豫章軍事,沮授依舊輔助豫章郡。

魏延返回九江郡,依舊為揚州大都督,總領東南的軍事,準備接收廣陵。

荊州的影部拉攏、分化荊州士族,司機破壞,讓劉表疲於應付。

袁術又寫了一封書信,聯係武陵蠻沙摩柯洞主,許以重金,又承認武陵蠻獨立的地位,讓他在武陵起事。

樊城的失敗,袁術沒有處罰紀靈,依舊任他為樊城都督,損失的軍士也都給他補齊。

駐紮在樊城外的甘寧水軍,伺機殲滅荊州水軍,遊曳荊湘水道,可以隨意攻伐,不必請示,務必不能讓荊州安定下來。

沛國的黃忠、庚道部北上接收山陽郡,把防線推到東平國、任城國邊境,跟濟陰的張遼部連成一線。

責令河內的文聘、段煨,做出攻擊冀州魏郡的姿態,配合曹操、劉表奪取青州。

一道道命令下達,袁術治下便動了起來。一時間,荊州內部開始四麵起火,大有燎原之勢。

劉表受到各地的告急文書,再也不似之前大勝的猖狂了,急忙調兵遣將,去到各處安撫地方,剿滅叛亂。

荊州亂隻是地方的動亂,還吸引不了天下人的目光,但是冀州、兗州、徐州、青州,這中原四州的大戰,卻聚集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

原本相持的魏郡邊境上,文聘、段煨做出了攻擊姿態,大有全麵進攻的意思。這一下,讓袁紹坐不住了,把中山國、常山國、巨鹿郡、清河國的全部兵力都調到了魏郡,湊齊了二十五萬大軍,也算安心。

在他看來袁術是最大的敵人,至於東郡的張遼、幽州的公孫瓚,黑山的張燕不過是肌膚之蘚,隻要把袁術擋住了,這些肖小容易對付。

這邊緊張起來了還不算完,曹操突然昭告天下,搬下天子詔書,聲稱青州袁譚有謀逆之舉,他要替天行道,驅逐袁譚。並直接任命程昱為青州刺史。

曹操此舉是徹底的跟袁紹決裂了,為了他的戰略縱深,隻有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天子的詔書剛剛搬下,徐州的劉備便起兵響應,配合曹操進攻青州的大軍,出琅琊郡,攻入北海國。

這一下袁紹傻眼了,他最親近的盟友背叛了他,青州彈丸之地,就有五萬雜兵,怎麼可能是曹操加劉備的對手。

袁譚更是捉襟見肘,被曹操打的節節敗退,如果不是曹操有意放袁譚回冀州,怕他就直接死在青州了。由此曹操跟袁紹徹底決裂。

幾個月的攻伐,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便過去了。

這一年袁術起大兵攻打冀州,打了一年也沒進入魏郡。征荊州被打的大敗而回。所幸收了諸葛玄一家,又占據了山陽郡、廣陵郡,豫章郡,雖然跟他的目標相去甚遠,但還算有所成就。

過完新年,袁術的治下開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該吏治的吏治,該提拔的提拔,該撤換的撤換,有條不紊的在這東漢末年前進著。

這一天袁術正在議事廳跟賈詡、郭嘉等五人議事,外麵報事人傳來消息,江東孫權遣使來訪。

孫策死後,周瑜等人在征求了吳夫人的意見之後,共推十五歲的孫權為江東三郡之主,繼承孫策的基業。

原因無他,孫策早死,他兒子孫紹才一歲,根本不可能在這亂世中統領眾人前進,隻得推舉隻有十五歲的孫權出來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