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袁術搬下成為南陽王的第一號詔令,江東孫權不仁不義,苛責寡嫂遺侄,他袁術要替他那死去的兄弟孫堅教訓這個不仁的侄子,號令天下諸侯共同討伐孫權。
詔令的最後一句,袁術還說,任命孫策侄子孫紹為吳縣候,總領江東三郡事務。
袁術這一手不可謂不厲害,他把孫紹抬到台前,江東是孫策跟周瑜打下來的,有孫策的兒子擺在哪裏,必能分列江東。
袁術這邊詔令一下,廣陵的魏延,遊曳長江的甘寧所部開始渡江,雖然吳郡岸防嚴密,但也架不住甘寧大船,拋石器的衝殺,止一天功夫,魏延的步軍便渡過了三萬之眾。
魏延部從吳郡殺入,豫章的周瑜起誓討伐不仁的孫權,以此告慰孫策的在天之靈,周瑜昭告江東,凡是心向幼主孫紹的可以開城投降,必不會難為他們。
周瑜帶著蔣欽、周泰便從豫章郡攻入丹陽郡。
把守丹陽的就是程普、韓當、黃蓋、祖茂,還有孫權的舅父丹陽太守吳景。
這些都是對孫權有意見的人,被孫權當做炮灰放在丹陽郡,讓他們消耗袁術軍的軍力。
但是周瑜每到一處,先行宣講孫權如何如何苛責大喬母子,然後搬出孫策,講明利害關係,所到之處,鮮有不開城投降的。
江東畢竟是孫策打下來的,按照繼承的順序,本就應該孫紹即位,但是因為考慮到孫紹太小,周瑜才推舉孫權為主的。
在人們的心目中更是願意相信周瑜的話,所以幾乎沒費一兵一卒,周瑜就占據了丹陽郡,這還不算,丹陽的五萬大軍也被周瑜得了去。
程普、韓當等五人皆投降了袁術,在周瑜麾下聽命。
吳郡舉步維艱,丹陽卻勢如破竹。在魏延的強攻,甘寧騷擾吳郡後方的情況下,才堪堪的攻破曲阿,而此時周瑜已經帶著十二萬大軍進入了吳郡,跟魏延部彙合了。
吳郡狹小,周瑜跟魏延看過地圖之後,便讓甘寧通過水道繞到吳郡後麵,抄孫權的後路。
他們則帶著二十萬大軍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向治所吳縣攻去。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丟了丹陽郡,這是孫權沒有想到的,他更沒想到的,從豫章攻來的便是舊將周瑜,還有出逃的蔣欽、周泰。
有周瑜來攻,丹陽的丟失就合理了。畢竟江東是孫策跟周瑜共同占下的,心向他的軍士也不再少數。
現在孫權把剩下的八萬大軍全部聚集在吳郡之中,心中則是還留有一絲希望,希望闞澤能快點說服曹操,讓他們攻入袁術腹地,這樣圍魏救趙,他孫權就還能存活,不然的話,他孫權便跟吳郡共存亡。
又是一個月,在剛剛過了建安四年的春節,周瑜、魏延的大軍便把吳郡包圍的水榭不通,就是隻鳥也飛不出去。
就在他們包圍吳郡的時候,闞澤終於說通了曹操,曹操起大軍十五萬,宣講要替天行道,誅殺凱越異姓王袁術,以劉備、呂布為先鋒,攻入東郡。
闞澤終於說服了曹操,但還沒有出一口氣的時間,他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往魏郡,他還要去說袁紹。
曹操沒敢攻打黃忠的防線,他知道黃忠所部二十萬,把個濟陰郡、山陽郡、彭城國守的異常的嚴密,就是連隻老鼠都鑽不過去,別說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