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女演員和總統

歌迷也許萬萬想不到,麥當娜會趴在一輛轎車的底部,在繁華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街上飛馳而過。這一天是一九九六年二月七日,星期三,麥當娜的目的地是阿根廷總統卡洛斯·梅內姆的官邸。對於這個令人難以捉摸的女人來說,這一天不過是麥當娜·露易絲·維羅妮卡·西科內非同凡響的生活中的一個普通日子。

麥當娜蛇縮在一輛黑色的西班牙製造的轎車裏,要被偷偷帶去見總統。她自己租用的那輛梅塞德斯-奔馳車,則由摩托騎警簇擁著,在幾分鍾前成功地製造了一場騙局,把尾隨其後的狗仔隊搞得糊裏糊塗。這些人一直跟在它的後麵,等著去拍攝麥當娜做的每一件事情,也許是購物吧。如果他們知道她的計劃,那才會成為真正的爆炸性新聞。

從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那天起,麥當娜就對她看到的一切感到不滿,特別是麵對一場有組織地反對電影《貝隆夫人》的政治活動。她沮喪地看到,眼前到處都是胡亂噴塗在牆上的標語:“再見吧,麥當娜!”和“埃維塔還活著!滾蛋,麥當娜!”許多阿根廷人都認為,麥當娜會褻瀆他們對自己深深愛戴的聖·埃維塔的記憶。他們害怕埃維塔在臭名昭著的麥當娜的演繹下,對他們的記憶構成傷害——隻是因為麥當娜將成為嚐試這個角色的人。而更糟糕的是,《貝隆夫人》的劇組人員是由導演艾倫·帕克選用的,而且都是英國人——在一九八二年阿根廷和英國之間為爭奪福克蘭群島麵進行的戰爭,仍然是許多阿根廷人的心病。

盡管製作方已經在倫敦斥巨資複製了阿根廷總統府羅薩達官的陽台,麥當娜卻一直渴望在真實的地點拍攝電影的高潮部分(當埃維塔唱起《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那一幕)。麥當娜站在埃維塔曾經經曆過的一些最為激動人心的場麵的地方,激情澎湃,她的表演也因此大為改進。本來,梅內姆已經批準電影公司在諸如羅薩達宮之類的公共建築上進行拍攝。然而,由於大眾的大聲疾呼和反對,他又突然改變了主意。他不得不下令,使那些本來預定拍攝的地點又成了禁區。

麥當娜發現,梅內姆總統正在為毀掉她的電影“定下基調”。“他發表言論,聲稱他同意這部電影已激起公憤的說法。”她氣憤地說。(“我看不出來麥當娜能擔當這個角色,”梅內姆對《時代》周刊說。“而且我認為阿根廷人民無法忍受她,他們將埃維塔視做一個真正的烈士。”)

似乎任何製片人、導演或製作總監都已經無法改變總統的主意了。這個任務隻能由影片裏的明星親自去完成。這是麥當娜職業生涯中又一個管理者幫不上忙。必須通過她本人的努力來達到自己目的的時刻。

麥當娜見過梅內姆的一位密友康斯坦齊奧·維吉爾,他試圖安排這位明星和總統進行會麵。不過梅內姆稱對麥當娜不感興趣,他拒絕見她。他的怠慢令她感到懊惱,她不能接受這樣的回絕。

經過多次協商,總統開始溫和起來,同意與麥當娜對話,但條件是不能讓公眾發現這次會麵——於是就發生了她蜷在汽車底部旅行的這種秘密的方式。“他不想讓人們認為他在同敵人對話。”一位政府官員解釋說。當這一要求傳達給麥當娜的時候。她一方麵很失望,另一方麵也理解,畢竟這是惟一能見到總統的辦法。她不得不克製住自己,去做作為一個高明的公共關係戰略家真正想做的事:召集一次記者招待會,宣布她和總統即將進行麵對麵的會談。

在同梅內姆會麵之前,麥當娜很自然地想做一番調查。她變成了貪婪的讀書人,希望得到關於梅內姆的一切資料,這樣她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生活和政治生涯。她是這樣對她的一個同事說的:“我想知道他是誰。他當然知道我是誰。”

在調查過程中,麥當娜發現,六十六歲的卡洛斯·索爾·梅內姆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被選入阿根廷政府部門的貝隆主義者。他於一九七三年被選為拉裏奧哈州州長,當年胡安·多明戈·貝隆策劃了他的政治複辟。一九七六年,貝隆的妻子伊莎貝爾被迫下野,梅內姆被關進了監獄,一九八一年獲釋,並於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七年兩度當選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