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流派的繁榮
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京劇藝術發展的最突出成就,是京劇表演流派的繁榮和京劇藝術進一步走向世界。
京劇流派的繁榮是京劇藝術的成熟的結果。在京劇逐漸成熟之時,由於藝術本身的積累、競爭機製的形成以及師承體製的完善,藝術上的追求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許多演員在表演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也逐漸被觀眾認可;另外一些演員主動去效仿某一風格的演員,並在此基礎上獨特發揮,於是就形成了眾多的流派。早在19世紀末,老生演員譚鑫培就在表演方麵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初隨程長庚等人學唱老生,後博采眾長,改革舊的老生唱腔,創造出細膩婉轉的譚派唱腔。梁啟超盛讚譚鑫培"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廿載轟如雷"。譚鑫培在演唱上運用"雲遮月"的嗓音,聲調悠揚婉轉,長於抒發低沉哀怨之情;在做工上發揮武生特長,身段靈活灑脫、幹淨洗練。他把青衣、老旦、花臉眾行唱法及昆曲、梆子、大鼓等音調有機地融入老生唱腔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後有許多人以譚為宗,人稱譚派傳人。此後,京劇在武生行、旦行都有不少演員形成自己的風格,如武生行早期的俞(菊生)派、黃(月山)派、李(春來)派,旦行早期的王(瑤卿)派。時至20年代,京劇流派如雨後春筍般湧起。老生行中有的餘叔岩的餘派、言菊朋的言派、高慶奎的高派、馬連良的馬派、周信芳的麒派、楊寶森的楊派、奚嘯伯的奚派等。20年代,餘、馬、言、高在劇壇有"四大須生"之稱。旦行的流派發展也很迅猛,如梅蘭芳的梅派、程硯秋的程派、荀慧生的荀派、尚小雲的尚派、於連泉的筱派、黃桂秋的黃派、李多奎的李派等。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發起評選旦角演員的活動,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獲得前四名,被人們稱為"四大名旦"。除了個人流派的繁榮以外,因地域文化之別也形成了一定的流派。京劇的"京派"、"海派"就是這樣形成的。京派以北京為中心,亦稱"京朝派";後者以上海為中心,包括南方地區的京劇,亦稱"南派"或"外江派"。京派講究嚴謹的藝術規範、嚴格的師承、完美的表現,但又有拘泥成規之弊;海派講究藝術上的革新,敢於突破舊範、大膽創新、追求新奇效果,但又易流於粗疏。京劇流派的形成,是京劇走向繁榮的標誌。眾多的流派把京劇表演藝術發展得淋漓盡致,豐富了京劇表演藝術的欣賞層麵,京劇藝術本身也在流派的形成和繁榮中走向中興。同時,也反映了20世紀初中國觀眾對戲曲藝術的審美價值取向。京劇流派的繁榮雖刺激了京劇的發展,但又使戲曲藝術疏離了文學的追求,偏於一隅向前發展,使戲曲藝術流於技藝的開拓而失去了應有的文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