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統區和根據地的戲曲演出(1 / 3)

國統區和根據地的戲曲演出

1937年11月12日和13日,上海、南京相繼失陷,國民政府大批機關撤往武漢,武漢一時成為戲曲中心。12月31日,全國第一個行業性抗敵協會--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在武漢大光明戲院召開成立大會。參加的戲曲劇種有平劇、楚劇、漢劇、川劇、山西梆子、陝西梆子、河南梆子、滇戲、桂戲、粵劇等。大會通過了會章,確定"以團結戲劇界人上,發展戲劇藝術,推動抗敵工作"為宗旨,常務理事會下設總務、話劇、歌劇(包括戲曲)、雜劇、編評五部。1938年4月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在武漢成立,組織抗戰宣傳演出,培養戲劇人才,重視劇本撰寫。8月,由郭沫若任班主任、田漢具體主持的"留漢歌劇演員戰時講習班"在漢口開學,洪深、陽翰笙、馬彥祥、冼星海等講授戲曲、音樂知識,動員民間藝人參加抗日宣傳和戲曲改進工作。同月,第三廳把在武漢的上海救亡演劇隊以及其他戲劇團體進行改編,組成10個抗敵演劇隊和5個宣傳隊。要求藝術工作者以抗戰建國為目的,結成鐵的文化隊伍,磨練本身技術,使演出水平因抗戰之持久而提高,並要使藝術真正成為喚起大眾、組織大眾的武器。

武漢失守後,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一些戲曲團體也由各地同遷。當局對戲曲藝術十分重視,194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曾發布《各省市推進音樂戲劇教育要項》,指令各地教育部門設置主辦戲劇教育專人,訓練戲劇人才,選派學生到國立戲劇專科學校進修,組織戲劇隊對外演出。1941年,又發布《推進戲劇教育要點》,就戲劇教育的經費、管理、內容、考核等做出具體規定。1942年,國民政府召開全國社會教育工作會議,通過了《推行戲劇教育方案》,主張以戲劇教育引導民眾,創造中國的新歌劇。同時,國民政府還加強了對戲劇的審查和監督。1942年2月,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召開第195次會議,通過了《劇本出版及演出審查辦法》。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對戲曲藝術的政策就是在抗戰後期形成的。所謂"新歌劇",就是以中國戲曲的舊有形式,融合音樂、舞蹈,吸收西洋歌劇中可借鑒成分,創造出既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藝術特色,又符合時代審美要求和民族內容的新的戲曲樣式。創造新歌劇的動機是良好的,但因這種想法本身含有過多的人為成分,加上一些客觀原因,最後歸於失敗。但以重慶為中心,雲、貴、川、黔、桂等地的戲曲演出由於政府的重視而頻繁起來。在重慶,當局設立的十餘個娛樂場所都有戲曲演出。從1938年起,國民黨統治區開始於10月10日舉行一年一度的戲劇節,戲曲演出成為國家定期性的節日,這個節日對戲曲藝術的發展在客觀上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昆明,京劇本來並不繁盛,這時有許多專業京劇團體來此演出,京劇票友也紛紛奔來,京劇一時十分紅火。在桂林,戲曲演出此間也很活躍,最大規模的演出是1944年2月到5月在桂林舉行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這次展覽會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歐陽予倩、田漢、熊佛西等人的努力完成的。參加演出的文藝團體有來自廣西、廣東、江西、雲南等省的33個文藝團隊,演出劇目僅京劇就有29個,其中主要是新編或改編的劇目,如《梁紅玉》、《江漢漁歌》、《嶽飛》、《太平天國》、《班超》、《西門豹》等,另外還有桂劇《木蘭從軍》、《龍鳳店》、《人麵桃花》,傀儡戲《國王與詩人》、《蠢貨》。展覽演出力求改變傳統戲曲的內容和形式,發揮戲曲的教育功能。有的還采用了話劇的寫實手法(如《太平天國》),追求虛擬與寫實的和諧統一,給人一種清新之感。《梁紅玉》改變了京劇曾有的打鬥與主題遊離的弊病,使內容與形式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江漢漁歌》載歌載舞,充滿詩情畫意。除了戲劇演出外,還舉辦了戲劇資料展覽,主要介紹戲劇團體資料、戲劇運動史資以及戲劇家創作、演出情況。這次展覽是對抗戰時期戲劇藝術的大檢閱,也是進步戲劇工作者的一次大聚會,對推動戲曲藝術的進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