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樂器史

中國古代樂器史可以分為四個發展時期:

一、遠古時期,(約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根據現有的出土實物,吹奏類樂器是最早出現的樂器,以河南舞陽骨笛最為久遠。這段時期也出土了不少的擊奏類樂器,弦樂器見於典籍的有“瑟”,但未見實物出土,遠古時期的樂器以狩獵和歌舞伴奏為主。

二、先秦時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這是我國樂器發展史的第一個高峰,確定了樂器的分類法-“八音”。古琴在這時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獨奏樂器。這段時期的樂器以擊奏類為主,出土實物以曾侯乙編鍾影響最大,音樂也是以鍾鼓樂為代表。

三、秦漢隋唐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這是我國樂器發展史的鼎盛時期,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外國樂器傳入我國,彈奏類樂器得到空前的發展和繁榮。唐代則是我國樂器發展的最高峰,出現了古琴譜,現存丘明(494年-590年)所傳《幽蘭》是我國最早的琴譜。晚唐曹柔又創簡字譜,使得古琴音樂得以保存。琵琶則是唐代最為重要的樂器,音樂也以宮廷燕樂為代表。拉弦類樂器開始在民間出現。

四、宋元明清時期,(960年-1840年):這段時期最為重要的是弓弦樂器發展,弓弦樂器的傳入和普遍使用,促進了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古琴則出現了眾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傳入揚琴。吹奏類樂器元代出現嗩呐,擊奏類樂器元代出現雲鑼,這段時期宮廷音樂逐漸蕭條,取而代之的是民間音樂。

約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

河南舞陽骨笛是年代最為久遠的吹奏樂器,其次是塤,都有實物出土。

擊奏類樂器實物有磬、鼓、陶鈴、陶鐸、陶鐃等。

弦樂器未見出土實物,但瑟已見於典籍記載。

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時期,祖先們就已製造了不少樂器,據已出土實物可知,最早出現的是吹奏類樂器,其中以1985年在河南舞陽出土的16支豎吹骨笛的年代最為久遠,已有8000餘年曆史,浙江河姆渡出土的160支骨哨距今有7000餘年;

目前發現最為古老的塤是20世紀70年代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遺址發現的無音孔陶塤(隻有一個吹孔),距今有7000餘年;此外就是20世紀50年代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兩個陶塤,一個無音孔,另一個有一個音孔,能吹出羽(F)與宮(bA)兩音,構成小三度音程,距今有6700餘年。除此之外,山西萬泉荊村與太原義井也多有陶塤出土,多為二音孔,距今有四、五千年,為新時器晚期遺物。

塤在奴隸社會進一步發展,在甘肅雲門火燒溝文化遺址(屬父係氏族社會的晚期至奴隸社會早期)的平民墓葬中出土二十多個彩陶塤,能吹出相當於五聲音階中的do、mi、sol、la,有的還可吹fa音。

其它吹奏類樂器見於傳說記載的有龠、管、簫、笙等,其中管可能指的就是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簫也是由骨哨發展而來,則用於虞舜時期的樂舞《韶》的伴奏,故又名《簫韶》,此樂舞大約於漢末消亡。

籥是傳說中伊耆氏時的樂器,《禮記.明堂位》記載:“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樂也。”夏禹時的樂舞叫《大夏》,以籥伴奏,故又名《夏籥》。

笙則傳說是由帝嚳命錘製作。

遠古時期已有了擊奏類樂器,如磬、鼓。在甘肅臨洮寺窪山曾發現陶鈴,山西夏縣東下馮夏代文化遺址發現一枚石磬,形體粗糙,形如耕犁,上有一孔可懸掛敲擊,發音為#C。

山西襄汾縣陶寺龍山文化遺址出土一件鼉鼓,鼓腔以樹幹挖空而成,蒙以鱷魚皮。

此外,在河南登封告城鎮王城崗夏文代遺址發現青銅器殘片,說明夏代已有青銅器,故銅鍾在此時可能已出現,《孟子.盡心下》中便記載了孟子與他的學生高子就曾見過夏禹時的銅鍾。在陝西長安縣客省莊龍山文化遺址曾先後發現陶鐸和陶鐃各一個。

擊奏樂器見於史籍的還有足鼓、缶、鞀等。足鼓據說是夏後氏時期出現,是在土鼓的鼓腔中裝上用陶土製作的足,以便鼓放平穩。

缶是由先民的盛水用具發展而來。弦樂器未見實物出土,但史籍提及“瑟”。

《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篇》中說:“昔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命士達作王弦之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

史書另記載帝堯時鼙叟在五弦瑟的基礎上作十五弦瑟。

遠古時期的樂器以狩獵和歌舞伴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