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兄弟的另一位徒弟羅吉士駕駛著萊特式雙翼機自紐約飛往加利福尼亞州,這是由東向西橫跨美國大陸的長途飛行,全航程在5000公裏以上,途中要越過幽深的山穀、廣闊的森林、平疇的原野、無垠的沙漠、湍急的河流,有時候,會遭到暴風雨的襲擊,也會碰到不穩定的氣流,隨時都有發生危險的可能。沒有一個人敢於作如此大膽的嚐試,但羅吉士憑著他堅韌的意誌克服了許多困難和險境,獲得了成功。
這件大事立刻轟動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美國人引以為傲,世界各地的報紙也競相報道,視為奇跡。萊特飛機公司的訂貨單,因此擴大到遠東地區的國家。
1912年春天,威爾伯突發高燒,醫生診斷為腸傷寒。奧維爾和凱特悉心照料著哥哥,”但威爾伯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5月29日,畢生獻身於飛行事業的威爾伯在迪頓去世,終年45歲。
威爾伯去世後,奧維爾挑起了原來由兄弟二人承擔的重任。1915年他處理了自己所獲得的工業上的各種專利,在個人的實驗室裏選擇他所喜歡的課題進行研究,但是,沒有取得任何重大的發現。
1948年1月30日,奧維爾在迪頓去世,終年77歲。
萊特兄弟、飛機發明人、現代航空科學的先驅、首先完成載人飛上雲霄的壯舉。他們熱愛機械,不顧時人的異樣眼光,潛心研究並獻身飛行而終生未娶。其磊落樸實的胸襟、崇高的誌向及彼此合作互諒的精神,也和他們的發明一樣被世人謳歌和景仰。
他們的家鄉迪頓因他們而出名,成為遊客向往的觀光地區。他們當年開設自行車店的木造房屋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著,門前油漆班剝的招牌依然懸掛著,供遊客們瞻仰、參觀。
1932年美國政府在他們最初載人飛行成功的基蒂霍克建造了一個高大巍峨的大理石紀念碑,那裏可以說是美國的航空發祥地。
當年奧維爾因飛機發明人之爭而運往倫敦博物館陳列的那架“萊特一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由美國政府出麵交涉而平安歸回,並陳列在史密斯尼安的大廳裏。如今,在美國航空和宇航博物館裏陳列著帶有美國軍團標誌的萊特飛機。
萊特兄弟的航空先驅作用受到人們的崇敬,他們曾獲得多種榮譽和獎勵,如1909年美國國會的榮譽獎。1924年奧維爾·萊特被授於卓越飛行十字勳章。
值得一提的是萊特兄弟“航空先鋒”的美譽是在國外首先獲得的。為了紀念威爾伯在歐洲建立的功績,人們於1920年7月20日在勒芒中心查可潘廣場的聖求裏安寺院附近建立威爾伯·萊特紀念碑。碑高10米,表示威爾伯當年第一次在勒芒飛行表演的高度。碑頂上屹立著一個男性雕像,袒裼裸裎,雙手高高舉起,仰望天空,意思是以赤誠之心向天空挑戰。石碑四周雕刻有許多圖文,意味雋永,以此紀念威爾伯和其他航空先驅。
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夢想,人類駕機航行的願望終得實現,在航空發展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七、創建“萊特飛機公司”
萊特兄弟二人的想法總是不謀而合。威爾伯已經42歲,他也想不再從事於飛行,而把全部精力致力於飛機的研究、設計和製造改進上。
奧維爾從歐洲回國後,倆人就商量籌建飛機公司,許多銀行家和實業家願意入股。威爾伯和奧維爾與投資者商議的結果是,讓投資人共同參加董事會,但專利權仍屬威爾伯和奧維爾兄弟所有。
1909年11月,“萊特飛機公司”在迪頓正式成立了。
美國陸軍部一共訂購了6架飛機。歐洲的英、德、法各國也都買下了飛機製造權。訂貨單源源不斷,公司的生意十分興隆。
威爾伯和奧維爾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地埋頭研究,他們公司出品的飛機,性能優異,飛得高,速度快,而且安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飛機製造者紛紛前來討教,威爾伯和奧維爾總是不厭其煩地予以指導,講解,為他們解答各式各樣的問題。
1910年,萊特兄弟在迪頓創辦了第一所飛行學校,訓練了大約50名民航和軍用飛機駕駛員,訓練中飛機經常墜毀,付出的代價很高。
這一年10月初,聖·路易舉行飛行競賽,萊特兄弟的徒弟賀塞駕駛一架新式的“萊特飛機”,以2小時50分贏得了冠軍。另幾位徒弟史頓、柏金士等人也都創下佳績。
10月下旬,法國舉行第二屆戈登彼那特獎競賽。這是國際飛行比賽,由法國熱心於飛行的大富豪戈登彼那特提供巨額獎金頒給飛行最快的優勝者。在競賽中,萊特兄弟的徒弟史頓以2900米的高度,創下了世界新記錄,獲得了第二名。
這時的美國也掀起了一陣飛行的熱潮。這一年的11月上旬及中旬,曾分別在巴爾的摩和登巴市舉行飛行觀摩會。
萊特飛機公司的飛機已經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改進,起飛時不再依靠軌道滑行,而是采用車輪;升降舵已改設在機尾部分。但仍有人評論“萊特飛機”已經落後,為此。賀塞和史頓決心大顯身手,為萊特飛機重振聲譽。
在巴爾的摩飛行觀摩會上,賀塞和史頓分別表演了他們的飛行特技,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但在登巴市舉行的飛行大會上,卻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
史頓駕駛著一架萊特飛機以精湛的飛行技巧,在上空表演,在作急速小盤旋時,機身突然傾倒,一下子摔落在地麵。
這是由於機翼的強度不夠,在急速轉變時,經不住壓力而機身折斷,以致求功心切的史頓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威爾伯和奧維爾為此傷心不已。
1911年年底,賀塞利用聖誕節假期,在西岸的洛杉磯進行高度飛行試驗。他創下了高度3400米的空前記錄。但他的目標是爬升到4000米。但當他駕機升高到4000米時,機身突然劇烈地搖擺不定,迅速墜落地麵。萊特兄弟又失去一位高徒。
這時有另外兩件事為萊特飛機爭得了聲譽。
一位名叫哈利的先生駕駛一架萊特式雙翼機在海上飛行了120英裏(190公裏)到達紐約。隨即又飛往亞特蘭大市、巴爾的摩市,直抵華盛頓,全部航程約460英裏(736公裏),曆時不到兩周。這次跨越美國7個州的長途飛行,說明了萊特式雙翼機經得起考驗,並不落後。
萊特兄弟的另一位徒弟羅吉士駕駛著萊特式雙翼機自紐約飛往加利福尼亞州,這是由東向西橫跨美國大陸的長途飛行,全航程在5000公裏以上,途中要越過幽深的山穀、廣闊的森林、平疇的原野、無垠的沙漠、湍急的河流,有時候,會遭到暴風雨的襲擊,也會碰到不穩定的氣流,隨時都有發生危險的可能。沒有一個人敢於作如此大膽的嚐試,但羅吉士憑著他堅韌的意誌克服了許多困難和險境,獲得了成功。
這件大事立刻轟動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美國人引以為傲,世界各地的報紙也競相報道,視為奇跡。萊特飛機公司的訂貨單,因此擴大到遠東地區的國家。
1912年春天,威爾伯突發高燒,醫生診斷為腸傷寒。奧維爾和凱特悉心照料著哥哥,”但威爾伯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5月29日,畢生獻身於飛行事業的威爾伯在迪頓去世,終年45歲。
威爾伯去世後,奧維爾挑起了原來由兄弟二人承擔的重任。1915年他處理了自己所獲得的工業上的各種專利,在個人的實驗室裏選擇他所喜歡的課題進行研究,但是,沒有取得任何重大的發現。
1948年1月30日,奧維爾在迪頓去世,終年77歲。
萊特兄弟、飛機發明人、現代航空科學的先驅、首先完成載人飛上雲霄的壯舉。他們熱愛機械,不顧時人的異樣眼光,潛心研究並獻身飛行而終生未娶。其磊落樸實的胸襟、崇高的誌向及彼此合作互諒的精神,也和他們的發明一樣被世人謳歌和景仰。
他們的家鄉迪頓因他們而出名,成為遊客向往的觀光地區。他們當年開設自行車店的木造房屋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著,門前油漆班剝的招牌依然懸掛著,供遊客們瞻仰、參觀。
1932年美國政府在他們最初載人飛行成功的基蒂霍克建造了一個高大巍峨的大理石紀念碑,那裏可以說是美國的航空發祥地。
當年奧維爾因飛機發明人之爭而運往倫敦博物館陳列的那架“萊特一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由美國政府出麵交涉而平安歸回,並陳列在史密斯尼安的大廳裏。如今,在美國航空和宇航博物館裏陳列著帶有美國軍團標誌的萊特飛機。
萊特兄弟的航空先驅作用受到人們的崇敬,他們曾獲得多種榮譽和獎勵,如1909年美國國會的榮譽獎。1924年奧維爾·萊特被授於卓越飛行十字勳章。
值得一提的是萊特兄弟“航空先鋒”的美譽是在國外首先獲得的。為了紀念威爾伯在歐洲建立的功績,人們於1920年7月20日在勒芒中心查可潘廣場的聖求裏安寺院附近建立威爾伯·萊特紀念碑。碑高10米,表示威爾伯當年第一次在勒芒飛行表演的高度。碑頂上屹立著一個男性雕像,袒裼裸裎,雙手高高舉起,仰望天空,意思是以赤誠之心向天空挑戰。石碑四周雕刻有許多圖文,意味雋永,以此紀念威爾伯和其他航空先驅。
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夢想,人類駕機航行的願望終得實現,在航空發展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七、創建“萊特飛機公司”
萊特兄弟二人的想法總是不謀而合。威爾伯已經42歲,他也想不再從事於飛行,而把全部精力致力於飛機的研究、設計和製造改進上。
奧維爾從歐洲回國後,倆人就商量籌建飛機公司,許多銀行家和實業家願意入股。威爾伯和奧維爾與投資者商議的結果是,讓投資人共同參加董事會,但專利權仍屬威爾伯和奧維爾兄弟所有。
1909年11月,“萊特飛機公司”在迪頓正式成立了。
美國陸軍部一共訂購了6架飛機。歐洲的英、德、法各國也都買下了飛機製造權。訂貨單源源不斷,公司的生意十分興隆。
威爾伯和奧維爾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地埋頭研究,他們公司出品的飛機,性能優異,飛得高,速度快,而且安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飛機製造者紛紛前來討教,威爾伯和奧維爾總是不厭其煩地予以指導,講解,為他們解答各式各樣的問題。
1910年,萊特兄弟在迪頓創辦了第一所飛行學校,訓練了大約50名民航和軍用飛機駕駛員,訓練中飛機經常墜毀,付出的代價很高。
這一年10月初,聖·路易舉行飛行競賽,萊特兄弟的徒弟賀塞駕駛一架新式的“萊特飛機”,以2小時50分贏得了冠軍。另幾位徒弟史頓、柏金士等人也都創下佳績。
10月下旬,法國舉行第二屆戈登彼那特獎競賽。這是國際飛行比賽,由法國熱心於飛行的大富豪戈登彼那特提供巨額獎金頒給飛行最快的優勝者。在競賽中,萊特兄弟的徒弟史頓以2900米的高度,創下了世界新記錄,獲得了第二名。
這時的美國也掀起了一陣飛行的熱潮。這一年的11月上旬及中旬,曾分別在巴爾的摩和登巴市舉行飛行觀摩會。
萊特飛機公司的飛機已經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改進,起飛時不再依靠軌道滑行,而是采用車輪;升降舵已改設在機尾部分。但仍有人評論“萊特飛機”已經落後,為此。賀塞和史頓決心大顯身手,為萊特飛機重振聲譽。
在巴爾的摩飛行觀摩會上,賀塞和史頓分別表演了他們的飛行特技,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但在登巴市舉行的飛行大會上,卻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
史頓駕駛著一架萊特飛機以精湛的飛行技巧,在上空表演,在作急速小盤旋時,機身突然傾倒,一下子摔落在地麵。
這是由於機翼的強度不夠,在急速轉變時,經不住壓力而機身折斷,以致求功心切的史頓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威爾伯和奧維爾為此傷心不已。
1911年年底,賀塞利用聖誕節假期,在西岸的洛杉磯進行高度飛行試驗。他創下了高度3400米的空前記錄。但他的目標是爬升到4000米。但當他駕機升高到4000米時,機身突然劇烈地搖擺不定,迅速墜落地麵。萊特兄弟又失去一位高徒。
這時有另外兩件事為萊特飛機爭得了聲譽。
一位名叫哈利的先生駕駛一架萊特式雙翼機在海上飛行了120英裏(190公裏)到達紐約。隨即又飛往亞特蘭大市、巴爾的摩市,直抵華盛頓,全部航程約460英裏(736公裏),曆時不到兩周。這次跨越美國7個州的長途飛行,說明了萊特式雙翼機經得起考驗,並不落後。
萊特兄弟的另一位徒弟羅吉士駕駛著萊特式雙翼機自紐約飛往加利福尼亞州,這是由東向西橫跨美國大陸的長途飛行,全航程在5000公裏以上,途中要越過幽深的山穀、廣闊的森林、平疇的原野、無垠的沙漠、湍急的河流,有時候,會遭到暴風雨的襲擊,也會碰到不穩定的氣流,隨時都有發生危險的可能。沒有一個人敢於作如此大膽的嚐試,但羅吉士憑著他堅韌的意誌克服了許多困難和險境,獲得了成功。
這件大事立刻轟動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美國人引以為傲,世界各地的報紙也競相報道,視為奇跡。萊特飛機公司的訂貨單,因此擴大到遠東地區的國家。
1912年春天,威爾伯突發高燒,醫生診斷為腸傷寒。奧維爾和凱特悉心照料著哥哥,”但威爾伯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5月29日,畢生獻身於飛行事業的威爾伯在迪頓去世,終年45歲。
威爾伯去世後,奧維爾挑起了原來由兄弟二人承擔的重任。1915年他處理了自己所獲得的工業上的各種專利,在個人的實驗室裏選擇他所喜歡的課題進行研究,但是,沒有取得任何重大的發現。
1948年1月30日,奧維爾在迪頓去世,終年77歲。
萊特兄弟、飛機發明人、現代航空科學的先驅、首先完成載人飛上雲霄的壯舉。他們熱愛機械,不顧時人的異樣眼光,潛心研究並獻身飛行而終生未娶。其磊落樸實的胸襟、崇高的誌向及彼此合作互諒的精神,也和他們的發明一樣被世人謳歌和景仰。
他們的家鄉迪頓因他們而出名,成為遊客向往的觀光地區。他們當年開設自行車店的木造房屋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著,門前油漆班剝的招牌依然懸掛著,供遊客們瞻仰、參觀。
1932年美國政府在他們最初載人飛行成功的基蒂霍克建造了一個高大巍峨的大理石紀念碑,那裏可以說是美國的航空發祥地。
當年奧維爾因飛機發明人之爭而運往倫敦博物館陳列的那架“萊特一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由美國政府出麵交涉而平安歸回,並陳列在史密斯尼安的大廳裏。如今,在美國航空和宇航博物館裏陳列著帶有美國軍團標誌的萊特飛機。
萊特兄弟的航空先驅作用受到人們的崇敬,他們曾獲得多種榮譽和獎勵,如1909年美國國會的榮譽獎。1924年奧維爾·萊特被授於卓越飛行十字勳章。
值得一提的是萊特兄弟“航空先鋒”的美譽是在國外首先獲得的。為了紀念威爾伯在歐洲建立的功績,人們於1920年7月20日在勒芒中心查可潘廣場的聖求裏安寺院附近建立威爾伯·萊特紀念碑。碑高10米,表示威爾伯當年第一次在勒芒飛行表演的高度。碑頂上屹立著一個男性雕像,袒裼裸裎,雙手高高舉起,仰望天空,意思是以赤誠之心向天空挑戰。石碑四周雕刻有許多圖文,意味雋永,以此紀念威爾伯和其他航空先驅。
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夢想,人類駕機航行的願望終得實現,在航空發展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