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光環的失落(1 / 2)

亞洲光環的失落

亞洲的存留的希望

金融資訊供應商Bloomberg公司創辦人和主席麥克?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於11月25日在“亞洲債券市場發展”午餐研討會上,提出金融危機籠罩下的亞太區經濟,由於基礎設施依然完好無損,所以情況並不比一般人所想像的嚴重。而經曆震蕩後的區域金融市場,事實上卻為投資人提供新的商業機會。他指出,本區域國家在經濟管理上的弱點,是造成本區域金融風暴的主要因素,而這項市場調整根本無可避免。可是,在金融風暴以前市場極度樂觀,而目前卻有極度悲觀的傾向。他認為,區域以外的大投機客可能可以在一段極短時間內左右市場波動,但絕對不可能長期影響市場。因此,國家的內部因素才是關鍵所在。另一方麵,如果說本區域這個全球增長最快速的市場,會驟然在今年7月以後被一群投機客所摧毀,確實是一種荒謬的說法。因為,沒有人會有這麼大的能力來操縱市場。他說,金融風暴使得貨幣和股市雙雙暴跌,但如果從長遠來看,目前區域股市的水平其實已非常具有吸引力。也許股市不會在短期內快速回升,但卻很值得作長線投資。他說,從經濟麵來看,本區域的基礎設施依然完好無損,並未因這場風暴而“毀於一旦”。隻要這項因素存在,他認為本區域的經濟前景依然樂觀。他預期,本區域的經濟會在一年內複原,並回複衝勁,但股市卻可能須要更長的時間。

盡管菲律賓比索貶值,東南亞經濟前景不明朗,不過菲律賓總統拉莫斯卻表示對菲律賓作為一股金融勢力和一個年輕民主國家的前景感到樂觀。在舊金山訪問的拉莫斯前天在一個科技峰會上說,他歡迎自由市場貿易、外彙投資和西式的財政政策。畢業自美國西點軍校的拉莫斯被視為是協助領導菲律賓前進的領袖。不過發展太迅速導致東南亞國家麵臨貨幣危機,菲律賓還無法幸免。菲律賓比索兌美元的彙率在今年下跌了30%。拉莫斯在接受《舊金山審查人》訪問時說:“貨幣危機已經蔓延到菲律賓。當然我們還由於比索貶值和股市下瀉而蒙受損失”。不過他指出:“我們過去9個月的經濟表現還不錯。通膨率下降了,投資資金繼續流入菲律賓…”。拉莫斯表示,菲律賓的出口額在1997年前3季增加了25%。他並不打算調整刺激經濟增長、改革稅務和社會的政策。

《國際先驅論壇報》發表亞洲與太平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貝爾納多?M?比列加斯的文章言:東南亞鄰國的出口增長將大大地緩慢下來,菲律賓的工業製成品的海外銷售量,預料今年卻能增長20%以上。這樣的成就是特別值得注意的,因為菲律賓比索兌美元彙率的下降幅度低於泰國銖、印尼盾和馬來西亞林吉特。可是,菲律賓的競爭優勢遠遠不限於貨幣貶值。亞洲的金融混亂,證明了菲律賓要使民主製度能夠跟發展相容的努力是正確的。正如拉莫斯總統和菲律賓其他領袖一直堅持,從長遠看,民主做法對經濟持續增長還有好處,這跟東亞威權領袖的流行看法是背道而馳的。對菲律賓來說,長遠時期已經到來了。菲律賓被認為是東亞最開放的社會,眼下它正獲得過去被認為會妨礙經濟進步的種種障礙所帶來的利益:美國式的民主政府形式,近乎無法無天的新聞自由,促進許多事業的非政府組織的出現,以及許多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菲律賓代表著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宗教、傳統、看法、意見、利益與背景。過去它所犯的錯誤,是培育保護主義的封閉式經濟。經過10年來的自由化、私營化和解除限製,這個國家如今有著能確保政治自由的市場經濟和體製。在東亞,菲律賓突顯出自已政治前途穩定。它解決了仍然困擾著許多鄰國的政治繼承問題。正因為三權分立以及國家與文明社會有效地相互製衡,不久前有關憲法的爭論得以和平解決。公眾發出了叫嚷,要拉莫斯總統避免通過修改憲法爭取聯任。拉莫斯總統作出了反應,答應如期在1998年6月30日下台。拉莫斯政府已經製定了多項市場導向的政策,競爭總統職位的主要人選預料誰還不會作出任何重大改變。馬科斯政權1986年被推翻以來所進行的活潑的辯論,逐漸導致所有重要政黨對自由經濟政策取得了共識。連平民主義傾向最濃厚的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埃斯特拉達還公開宣布,他支持拉莫斯的經濟政策。根據民意調查,他正處於領先地位。菲律賓最有決定性意義的經濟優勢,是有著大量受到高等教育、掌握了熟練技術、又會說英語的勞動力。拜美國式民主所賜,菲律賓讓人們普遍獲得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跟從歐洲殖民主義者繼承了精英教育政策的多數鄰國形成了強烈對比。菲律賓大學製度基本上是由私人提供資金,造就出許多很容易接受培訓的工人,他們正受到外國投資者讚揚。菲律賓政府製度行政效率差,立法程序進度緩慢得有如蝸牛爬行,最高法院經常幹預經濟決策。但是連這樣的政府製度,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變相的幸福。過去三年來,這個製度防止了經濟過熱,使經濟以適度的5%到6%的年增長率增長,而且能持續下去,而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當前的問題正是由經濟過熱所造成。對市場導向政策的形式而不是實質的沒完沒了的辯論,實際上協助菲律賓避免了許多鄰國所麵臨的“泡沫”局麵。菲律賓經濟前景美好,未必是預料中不可避免的結果。但由於政治自由,菲律賓經濟從現有的混亂中回彈的機會,卻比東亞許多其他國家好得多。對民主製度的長期投注,終於正帶來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