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租賃費。參照上年度執行情況和預算年度實際需要計算。
15.其他費用。參考上年實際支出及預算年度有關因素編製。
16.差額預算補助。參考上年實際支出及預算年度有關因素編製。
17.專項補助支出。包括大修、大購、清理欠費及其他專項補助。按上級下達的預算指標編製。
第二十一條專用基金收支預算的編製
醫院的專用基金包括一般修購基金、大型設備更新維護基金、事業發展基金、福利基金、職工獎勵基金、院長基金等。應根據有關規定,按提取的比例、額度及專項用途編製預算。
第二十二條物資供應計劃。根據醫療業務正常開展的需要,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由醫院各職能科室按照預算控製指標,合理安排采購計劃,編製分期資金使用計劃,交由財會部門審核安排支出預算。
第二十三條醫院年度決算的編製
醫院應按下列要求,認真、及時、準確地編報年度決算。
1.要認真總結醫院預算安排及執行情況,財務管理及資金使用效果等方麵的經驗教訓,並係統的整理、分析財會基礎資料。
2.醫院在編報財務決算時,必須做好以下各項基礎工作:
(1)醫院在年度終了時,應做好同開戶銀行的對賬工作,並主動同主管部門核對各項撥款數額,做到不重不漏。
(2)認真做好財產物資清查工作。對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庫存藥品、衛生材料、其他材料以及專項物資進行盤點,做到賬實相符;及時清理各種往來款項;按權責發生製的原則,做好決算前有關賬務核算、調整工作;對庫存現金要進行清查、核對,確保賬款相符。
(3)編報的年度決算,必須分清資金渠道,做到報表齊全,內容完整、準確,賬表相符,表表相符,並附有詳細的決算說明。
(4)年度決算由院長、總會計師和財會負責人簽章後及時報主管部門。
第二十四條年終結餘計算及分配
醫院年終結餘包括業務收支結餘和專項收支結餘。
醫院業務收支結餘,是指業務收入加差額預算補助減業務支出並扣除當年病人欠費後的餘額,其分配應按醫院會計製度有關規定轉入專用基金,包括事業發展基金、福利基金、職工獎勵基金和院長基金。具體分配比例,由各地衛生部門與財政部門研究確定。
醫院的專項收支結餘,要結轉下年度繼續專項使用。
第四章收入管理
第二十五條醫院收入管理的原則
醫院是向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的衛生事業單位,必須按照收費標準收取醫療服務費用,用以補償醫療服務消耗。
1.要認真執行國家物價政策,嚴格執行醫療收費標準,做到應收則收,應收不漏。
2.醫院要本著救死扶傷的精神,正確處理好治病和收費的關係。對危重病人在不影響搶救治療的前提下,及時收取醫療費用。要及時結算住院病人的醫療費用。
3.要堅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藥、檢查、治療的原則,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質量。
4.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人力、設備和技術條件的潛力,擴大醫療服務項目,增加業務收入。
5.醫院新開展的各項檢查、治療服務項目,根據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實行按成本(不含工資)收費。
第二十六條為了切實加強門診、住院的收費管理工作,醫院要健全各項收費管理製度,積極合理地組織收入。
第二十七條要切實加強涉外醫療收費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條建立健全收入憑證的管理製度。醫院要加強對收入憑證的管理,特別要加強定額、有價憑證的管理工作。嚴格憑證的印刷、保管、編號、領發、登記、銷號等製度。防止錯收錯發,以堵塞漏洞,提高收費工作的質量。
第二十九條醫院為保障資金周轉的需要,應建立住院病人預交金製度。收取預交金時,應根據病人病情和治療的需要確定收取額度。
第三十條醫院對門診、住院病人發生的醫藥費,原則上應當日發生當日入帳,並定期結算。
第三十一條凡醫院從醫藥部門購入的藥品,其零售價格應按國家規定的加成率計算。
醫院自製藥品,凡規格、含量與醫藥部門銷售藥品相同的,應按上述零售價格計算;凡醫藥部門無售價的自製藥品,由各地製訂計價辦法。
第三十二條醫院開展的家庭病床、各種形式的承包責任製、業餘醫療服務、橫向醫療聯合、谘詢服務等所得收入,均納入預算內管理,由醫院統一核算,具體管理辦法,由各地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研究製訂。
第三十三條經有關部門批準,醫院附設的其他服務和生產單位要“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第三十四條要加強病人醫療欠費管理和催收工作,經核實確實無法收回的自費病人醫療欠費,在核定的醫療欠費基金中核銷。
第五章支出管理
第三十五條醫院的支出,是醫療業務活動正常開展所必需的物質保證。支出的管理要根據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財政規章製度,按照主管部門核定的預算,本著少花錢、多辦事、把事辦好的原則,合理安排使用。
第三十六條醫院支出的管理原則
1.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和計劃所規定的用途,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製度和手續,講求資金使用效果。
2.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財政、財務製度和開支標準及開支範圍。
3.各項資金的使用要劃清資金渠道,分別列支。
4.醫院購置大型、貴重儀器設備和大型修繕,要事先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專家評議,並提出兩個以上方案,報衛生主管部門審批後,專項安排支出預算。一般性購置和修繕,要經常進行,以保證醫療工作需要。
5.醫院要積極開展科室核算和醫療成本測算工作,有條件的應進行成本核算。
第三十七條支出管理
1.統一領導。醫院的各項支出要在院長統一領導下,由財會部門統一安排、掌握使用。
2.分級歸口管理。醫院根據批準的預算,分級歸口由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按有關製度規定及定額標準,實行指標控製。各項支出報銷憑證要由有關部門負責人簽署意見,以資證明。
3.醫院各職能科室預算內的開支,要事先提出使用計劃交由財會部門審核後執行。涉及開支計劃調整,在預算範圍內的由財會部門審批;超預算或計劃外開支,要由有關科室提出書麵報告,交財會部門審核後,由院長批準執行。
4.支出管理的要求
(1)人員經費(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離退休人員費用),應嚴格按照批準的勞動工資計劃和國家規定的標準執行。
(2)公務費,應嚴格按照核定的預算,采用定額管理的辦法控製支出。
(3)業務費,應在保證業務需要的基礎上,采用確定消耗定額和消耗比例以及“以收定支”等辦法進行管理。
(4)專項資金(專項補助、專用基金、專項借款、其他專項資金等)要專款專用,計劃安排。
第三十八條專項資金支出管理
醫院的專項資金要根據先提後用、量入為出、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的原則,按照規定的用途和開支範圍以及標準辦理支出。包括以下各專項資金管理:
1.一般修購基金。按照批準的預算數和年初計劃安排使用。
2.大型設備更新維護基金。專門用於按成本收費設備的更新維護。
3.事業發展基金、福利基金、職工獎勵基金和院長基金。從當年“業務收支結餘”中,按照有關規定的提取比例提取,並按有關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專項列支。
4.專項補助。按指定的用途專項列支。
5.其他專項資金。應按照指定的用途專項列支。
6.醫院的外彙支出,要嚴格按照國家外彙管理條例合理使用。
第六章財產物資管理
第三十九條醫院財產物資管理應實行“統一領導、計劃供應定額配備、歸口負責”的原則。
醫院財產物資管理包括固定資產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藥品管理、衛生材料管理、其他材料管理和專項物資管理。
第四十條固定資產管理
1.固定資產標準是:通用設備單價在50元以上,醫用設備單價在200元以上,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單價在20元以上,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
2.固定資產應歸類管理,一般可分為:(1)房屋及建築物類;(2)貴重儀器設備類;(3)一般專用設備類;(4)家具類;(5)被服裝具類;(6)交通工具類;(7)圖書類;(8)其他設備類。
3.醫院固定資產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1)設置專門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製度。
(2)建立健全管理帳卡,實行三級賬卡製度,即財會部門負責總賬;財產管理部門負責明細賬;使用部門負責建卡(台賬)。
(3)實行責任製管理。醫院的貴重儀器、設備要指定專人管理,製訂操作規程,建立技術檔案和維護、保養、交接以及使用情況報告製度。
(4)財產物資管理部門與財會部門要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核實,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5)固定資產的購置和修繕要充分考慮工作需要和財力可能,根據醫療任務、技術條件和配套設施確定。特別是對萬元以上大型醫療儀器設備的購置要進行科學論證,防止盲目性。
(6)新建房屋要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報主管部門審批。新增加的固定資產要及時組織驗收入賬並及時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