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字表接電話
跳字表是利用液晶電光效應來報告時間的。在液晶顯示器裏裝上由7段筆畫組成的一個“8”字型電極。哪個筆畫通了電,相應的液晶分子就立刻改變隊形,這一變形,光線就通不過去了,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字碼。
由於液晶的性質和溫度有關係,使用跳字表時不應把它放在高溫和寒冷的地方,也不應當在陽光下曝曬。
除了液晶顯示的跳字表以外,還有發光二極管顯示的跳字表和跳字鍾。由於發光二極管用電太多,手表上很少用它,常見的是錄像機上的跳字盤和汽車上的跳字鍾,這種鍾像燈一樣自己發光,在夜裏十分醒目。
用液晶或發光二極管來顯示時間,使手表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這種跳字表被叫做第四代電子手表,也叫全電子式手表。
常見的液晶數字顯示電子表的結構包括表環、塑料支架、液晶屏、反光片、石英晶體、集成電路、後蓋、電池等大約有49件元件。
跳字表的特點就是特別能幹。常見的全電子手表是7功能的:它可以顯示秒、分、時、日、月、星期,井且可以鬧——在預定的時刻發出響聲。甚至把跳字表安在筆上、打火機上。
12功能的跳字表也相當普遍,它帶秒表,可以測定一段時間間隔;帶有倒數計時,還可以顯示異地時刻,如格林威治時間等。這種手表往往還能記住100多年的日曆,它自動報告你年、月、日、星期。
後來,人們把微型電腦裝入電子手表,它可以幫助主人解方程,計算帳目。有的電腦手表有記憶功能,可以替主人記住電話號碼。有的電腦手表有翻譯功能,是一本簡易詞典,可以把日語譯成英語,也會把英語譯成日語。
80年代,無線電通訊技術進入了跳字表。首先出現了帶收音機的電子表,以後又出現了錄音機手表。1990年有報道說,日本精工表公司、美國蒂梅克斯公司和瑞士某公司正在分別研製一種能接受電文的手表。這種手表是這樣工作的:由正常電話機打出電話(就叫“手表電話”吧),通過一係列電台的轉播,打電話人的言語變成了文字信號,傳到接電話的電子手表表盤上,電子手表像BP機那樣一響,主人抬手一看,上邊有一段文字:“爸爸,我下午跟同學一起去參加少年宮活動,晚上七點才回家。”
80年代初,人們還發明了一種能說話的電子手表,這種手表會用語言報告時間。如果你某個時刻有事,手表裏的電子計算機到時候會向你喊叫:“該上課去了!”有的手表還帶遊戲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