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1 / 1)

4歲,我走進了幼兒園的門口,隱約記得大門旁有一排很大很大的柳樹,因為是夏季,柳葉顯現出勃勃的生機,柳樹下就是一些簡陋的玩具器具,記得的隻有“轉盤”――一個圓環形狀的有座椅的不高的的圓環構成的。“轉盤”正對著的是一個種著紅色的粉色的白色的月季花的大花園,具體的形狀忘記了。幼兒園不大,就是由一片連成串的房子和後麵的果園組成。

因為年齡小,媽媽擔心我進不了中班,早早的就囑咐我“如果老師問你年齡你就說你4歲了啊”,哈哈哈,就是這麼純樸。因為在同齡人中我的個子不矮,所以在園長的決定下把我從小班調到了大班。大二班。

我這個人的獨立心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培養的,我生活在一個小鎮上,人真的不多,而我家離鎮還有一段距離,我就理所當然的住校了。

對我來說報名的路總是不好走,當天晚上我還是回家了,因為幼兒園沒整理好,每一屆的都會這樣。那時候人小,就知道上幼兒園不能見到爸爸媽媽,每個星期天大門口就跟在演生死離別似的,許多的小朋友隔著鐵門望眼欲穿,每一天都是這樣,一直持續到開學一個月後才消停。

我呢,玩心大,隻要有人跟我玩,人販子把我拐了,我估計還幫他數錢…反正,從星期天到星期四的晚上,我基本上都是白天玩的爸媽不認識,晚上躲在被窩裏想媽媽悄悄的哭。

總的來說,我還算愛學習,每天都能認真上課,聽老師的話,可以拿到小紅旗小紅花之類的。

最感動的是,每個星期天在我坐上車,媽媽每次都出門送我,親親我,然後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聽老師的話,要尊敬她。”在我以後的住校生涯中,無一例外。

關於我的家人,以後慢慢寫,繼續說我記憶中的幼兒園。

在記憶中,好像沒有男老師,每一天的作息是固定的:起床,洗漱,跑操(除了冬天),吃飯,然後好像是班與班之間輪流上課,輪流玩,吃午飯,睡午覺(隻有夏天有),輪流上課,玩,看電視,洗漱,睡覺。偶爾有睡前故事可以聽,當然這得看值班老師是誰了。

幼兒園裏有滑滑梯,但我們很少玩,幾乎沒碰過。(好像能玩的器具都沒怎麼碰過)但究竟玩什麼,忘了。

小時候的天很藍,很高,很亮,白雲就是白雲,沒有什麼其他色彩,太陽也很新鮮,每一縷陽光都經過了洗滌,清澈,透明。早晨,有火紅火紅的陽光透過果樹的枝葉斑斑駁駁的射進我們睡覺的房間。因為經常可以聽到園後的人家養的雞打鳴,所以每當陽光照進來,我們都早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