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教學也是素質教育(1 / 1)

寫字教學也是素質教育

信息化社會的來臨使現在的小學生從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少紙、無紙時代。但隨著他們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小學生的字卻越寫越難看。記者在對一些小學生采訪中了解到,字寫的不好看的小學生已經占多數。現在的小孩子大都喜歡使用電腦輸入法,至於用手書寫,他們都嫌麻煩。

在漢字進入電腦以前,寫字曾被普遍看成是讀書人的“門麵”,不能不重視。但電腦和漢字輸入技術卻使寫字的“必要性”越來越小,同時也為“藏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現在不僅中小學生,就連家長和老師大都也認為字寫得好不好已經無所謂了。一位小學教導主任對記者說,現在學校的教學水平主要體現在升學率上,學生寫字好壞對升學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占用課時專門練習寫字實在不值得。

寫字真的“沒用”了嗎?

其實,寫字的好處並不僅僅在於使用,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練習寫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的過程。

較之字母文字,漢字要複雜的多,要麼疏可走馬,要麼密不容針,要把他們寫得好看,就必須先把那些奇形怪狀的筆劃寫好,並合理的進行組織。粗細、俯仰、呼應、避讓、顧盼、疏密……美學中的很多基本原理,就蘊含在每一個漢字中。要領會這些道理,必須多加練習;而領會了這些,不僅能把字寫好,還能觸類旁通,有助於理解和發現其他方麵的美。所以,能不能把字寫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個人在文化方麵的悟性和修養。在中國古代教育中,書法可以說是讀書人必修而且要修好的一門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華文化的發展與書法藝術不可分割。因為文化的流傳依賴於文字這個載體,而中國漢字的發展史其實就是書法的曆史。書法作為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其實也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不可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國的大街小巷,觸目皆為呆板的印刷體漢字,那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

針對中小學普遍不重視寫字教育的狀況,教育筆的一位負責人曾經說:“規範、端正、整潔的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無論是從實用的角度,還是從培養綜合素質考慮,寫好字都大有裨益。寫字教育的關鍵時期是中小學。寫字教育也是素質教育。中小學生不一定要成為書法家,但至少應該把字寫得清清楚楚。所以,中小學校應該切實的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絕不能把“寫字”這門課完全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