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初學說明文寫作的同學們
升入初中的同學剛開始涉及說明文的寫作時都會感到困難很大,無從下筆。同學們開始寫出來的說明文常常是文體不清,特征不明,條理也很混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向剛學習寫作說明文的同學提供以下寫作思路。
一.明確寫作的對象。
說明文是介紹事物特征、闡明事理的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章體裁。說明的對象就是寫作說明文介紹的具體事物。一般來說,說明對象可以從題目中確定。說明文的訓練題目大致有兩類:一類是題目就給你明確了說明對象,如《我的學校》《鋼筆和鉛筆》等。二是題目教靈活,範圍也比較廣,說明對象需要根據自己熟悉、了解的事物來確定。例如:《向你介紹》、《我最喜歡的小動物》等題目,沒有明確的規定說明介紹的事物,必須自己確定,或者是用具體事物把題目補充完整,或者是把“動物”換為“貓”、“狗”等具體的說明對象。說明對象的確定,是寫作說明文的第一步。
二.確定介紹說明的內容和重點。
說明對象確定之後,緊接著應該思考:應該給予讀者該事物那些方麵的知識,即向讀者介紹什麼特征或闡明哪些道理。這一環節是很重要的,它決定寫作的內容和重點。
一事物,涉及到的知識是多方麵的,如何選擇介紹的內容和重點呢?原則有三點:其一,首先是選定自己既熟悉又了解的該事物的性質、特點進行說明介紹;其二,應該選擇該事物自身突出的、起重要作用的特征重點介紹;其三,是人們不太熟悉的特點作為新的知識介紹給讀者。有一位同學在介紹她喜歡的動物——豬時,首先介紹了豬的一個鮮為人知的特征——嗅覺靈敏,可與狗媲美,對此進行重點說明,讓跟多小讀者感到新奇,增加了知識,同時又介紹了自己較為熟悉的知識——豬在人們生活中的主要作用等,使介紹說明的知識清楚而又重點突出。
三.安排好合理的說明順序。
從前麵的內容中我們已經知道,介紹一個事物往往要介紹它的不同方麵的若幹知識,首先說什麼,再說什麼,一定要想好才動筆,否則會出現說明混亂、條理不清的狀況。說明順序的安排可依據說明的對象、特征來決定。一般說來,介紹說明建築物的文章可采用由外向內、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的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發展演變或操作過程可采用時間順序:從古到今,從先到後的順序;說明事理的可用邏輯順序:由主要特征到次要特征,由局部到整體,由表及裏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時應用了由遠及近,從上到下和東西南北的空間順序;如要介紹《書簽的製作》就可用操作過程的時間先後為序;《中國石拱橋》在介紹趙洲橋的四個特征時,應用的又是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
四.思考應用恰當的說明方法介紹事物特征。
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給同學們歸納總結了九種說明方法,並在該單元的課文中有所示範,同學們應該把這些說明方法盡可能恰當地應用於自己的文章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把被介紹的知識說得清晰、明了。上文提到寫介紹《喜歡的小動物——豬》的這位同學,就在介紹豬嗅覺靈敏這一重要特征時應用了作比較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她首先把狗和豬在相同距離、相同時間嗅到相同事物的氣味進行比較,說明了豬嗅覺度可與人類一貫認為最突出的狗媲美,然後又列舉美國一農莊的凶殺案的唯一見證者是一條豬,該豬憑氣味找到了殺人凶手的事例說明豬嗅覺靈這一鮮為人知的特點,使其說明既生動,又真實可信。
五.把思路變為書麵的簡約的提綱指導寫作。
以上四個方麵思考基本成熟後,可以用簡潔的文字歸納成簡單的提綱來指導自己的具體寫作。
提綱內容按思路的先後分兩部分:一是說明對象,二是結構和內容(該部分包括說明的內容、重點、順序、說明的方法在文中的體現。)下麵以《介紹我的學校》和《我最喜歡的動物》為例,列提綱如下:
例一:
《介紹我的學校》
(一)說明對象:學校
(二)結構及內容
1.學校的名稱、位置。(略)
2.建築的布局、環境優美。(較祥。用描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3.介紹教學設施,體現優良的育人條件。(祥。用列數據、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例二:
〈〈我最喜歡的動物〉〉
(一)說明對象:貓
(二)結構及內容:
1.貓的外貌。(較祥。描摹的說明方法。)
2.生活習性。(祥。舉例子、作比較。)
3.與人類的關係。(略)
以上說明文寫作的基本思路,希望能給初學說明文寫作的同學一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