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活融入語文課堂教學(1 / 3)

將生活融入語文課堂教學

第一,教師應抓住語文和現實生活的契合點導入新課。

第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實行“模糊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第三,讓富有生活氣息的語文訓練走進課堂。

第四,結合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確立自己的理想。

語文本身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古到今,不受時間限製;從國內到國外,不受地域約束;既有濃鬱的親情,又有純美的風光,富於生活氣息,具有時代風貌。可以這樣說,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語文就是教生活,本著這樣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將語文教學和生活相融合。

第一,文學通過共鳴實現其審美教育作用,能否使學生思想上產生共鳴,我認為導入語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語文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上,課堂之外更有廣闊的語文天地:牆上的海報,報紙上的訃告,電視上的廣告,營業員得體的話語,歌唱家動聽的歌詞,老太太追憶往事時的表情……,無不給人豐富的語文營養。因此教師應抓住語文和現實生活的契合點導入新課,這樣和學生的生活相接近,有利於將學生的心從課下玩的狀態中吸引到課堂上。

通常情況下,我根據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導入語。在這裏僅以散文為例做以簡單說明。

對於散文首先可用飽含深情的歌詞。好歌詞猶如濃縮的現代詩歌,不僅具有豐富的內涵,也接近學生內心,深受他們歡迎,這麼好的素材,我們教師何樂而不用呢?例如,我在講《背影》時說道:“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信書,千裏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鬥……同學們聽著這樸實無華的語言你在想些什麼?當你想起父親的那一刻是否也曾定格在某一件事上呢?散文家朱自清對父親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好,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背影》。”其次,可用優美的散文詩式的語言。我不知道,老師們是否這樣細心觀察過,當你給學生讀一篇好文章時,他記不住幾句;讓他讀,他也記不住;但如果老師在不看書的情況下說出來,學生往往能“聽以致用”,將老師課前的導入語在作文上反映出來,所以,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語文本身是一門藝術,藝術是有靈性的,是應該有詩意的。因此,在講授《春》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放飛季節的候鳥,春悄然棲息在蝴蝶的翅膀,春草、春花、春風和春雨,展示了美麗和活力,驅走了殘冬的寒意,給大地帶來一片生機。我們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伴著桔紅色的希冀,點燃五彩斑斕的人生,那麼,春天真的這麼美嗎?我們今天來看一下朱自清筆下的《春》。”

(附:對於議論文:可用講故事的方法、可用辯論賽的方式來使學生對文中所議論的問題產生興趣;對於說明文:可用實物現場訓練法,讓學生口頭表達,提高寫作說明文的能力,了解說明文的寫法。對於詩歌可用對聯滲透法、想象法;對於小說、戲劇可用表演法……)

引人入勝的導入語是課堂與課下較好銜接的重要環節,而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恰當引入就會使學生深深感到:噢,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呀!從而使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讓學生逐漸具備和生活對話的意識,使語文學習漸至佳境,這可以說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一環。

第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實行“模糊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所謂“模糊教學”就是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不唯“標準答案”是從。它和含糊其辭、模棱兩可是有本質區別的。它的出發點是由於語文的答案本身具有多元性,並無權威性,萬不可限製學生的思維。恩格斯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激活學生的思維就找到了語文教學的真正源頭。一個沒有自己獨特見解,隨聲附和之人,暴風雨來臨時不過是個“海鴨”而已。隻有有個性的人,才能發展成有創造性的人。那種把人生命的豐富性簡單化、格式化的做法,隻能造成精神和人格的缺失。為此,我們有責任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個性的人。

課堂上,同學們可以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能自圓其說者皆正確。例如講《宋定伯捉鬼》時,我依照教參告知學生:“古人寫作也有漏洞,若兩人獨立行走慢,‘共遞相擔’不是更慢嗎?”不料,一位學生大膽舉手反駁:“老師,我不這樣認為,看,後文有一句‘略無重’,課下注釋解釋為‘完全沒有重量’,既然如此,‘共遞相擔’豈不省一個人的力量?”頓時,班內掌聲四起,我也笑了。這位學生不是很有頭腦嗎?講完後,我又發問:“你們如何評價宋定伯和鬼,這兩個人呢?”回答更令我驚詫不已:“我們喜歡鬼。鬼並不呆頭呆腦,他很實在、很憨厚。而宋定伯卻很陰險:他騙鬼、侮辱鬼、又賣鬼。這不正說明人心叵測嗎?從這裏我們得知:防人之心不可無。再說啦,老師您平時不總是教我們做人要誠實嗎?你不覺得宋定伯不誠實?”十二、三歲的孩子,不僅有自己的見解,還能回答得如此完整、漂亮,誰能不為之叫好呢?“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樣有思想的孩子,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讚歎?難道我們還要因為服從教參、迷信權威之說而否定學生的回答、抹殺學生的個性嗎?

“在一種和諧、平等、自由的氛圍中,讓學生找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態度,讓他們在我的課堂裏盡情地交流、探討;盡情享受思想碰撞時那美妙的火花。我想作為語文課堂,給學生的絕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原則、一種立場;一種作為“受者”應該擁有的能力。”(中學語文教育資源網《語文課要給學生什麼》)

給學生一個快樂的生活空間,以一種博愛、寬容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無拘無束地展示生活中的自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靈活性、獨創性、敏捷性和發明性,使他們的智力水平得到高度發展。

第三,讓富有生活意識的訓練走進語文課堂教學。訓練有助於學生加深記憶、鞏固知識,它是鞏固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不過應當注意的是不能把語文訓練當作百科全書來對待,將一係列的知識點加以羅列,否則學生將會對語文訓練產生厭煩。語文訓練最好以競賽、表演等富於樂趣的形式出現,使學生感覺好像就在參加電視節目中的知識競賽,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掌握大量知識,將來成為學識淵博的人。例如,我在講授《晏子使楚》《扁鵲見蔡桓公》《皇帝的新裝》《狼》等篇目時,就采用了表演法;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當堂達標完成的也好。在借鑒其他老師訓練的基礎上,我還舉行了趣背古詩文這樣的活動:從班級中選出兩名主持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然後分類、分組進行訓練:(附提綱:(1)首先用表示顏色的詞來填空:A、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B、(素)湍(綠)潭,回清倒影。……A、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①A、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B、(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C、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②下麵語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動物來比喻各種類型的人,你能說出各自所用的動物名稱嗎?

立場不穩見風使舵的人();笑臉相迎兩麵三刀的人();一毛不拔吝嗇錢財的人()……

(4):下麵我們來玩個遊戲,名字叫“讀詩句,找成語”,搶答者依序號答一句。A、後遂無問津者。C、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B、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C、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經過激烈緊張的比賽,我們來放鬆一下。主持人說出幾道有趣的問題,大家來回答。A、流行歌曲中《濤聲依舊》有詞“月落鳥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請問作詞者依據哪首古詩創作了這首歌詞?說出詩名。B、瓊瑤有部名為《昨夜星辰》的小說,請問書名出自於我國哪首詩?請你說出這句詩。

研究證明,一個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要經過從分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再從集中思維到分散思維的多次循環才能完成。所以我們在進行訓練時,應注意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的能力,即培養他們集中思維的能力;還應加強分散思維的三個維度: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上述題目就較好的將分散思維和集中思維加以融合。

充滿樂趣的競賽活動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語文活動的生活氣息使學生在樂中求學,正符合“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一理論,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第四,“按照實然與應然的雙重人性結構,激發人對理想生存之追求,形成合乎人性的理想,是教育無可推卸的職責”,(《教育研究與實驗》中《培養有理想的人》1999年第2期)這是學生所學在生活中的運用,也是當前重要的一環。

多年來,學校教育中,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地位,是等待加工的“產品”,施教者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調查詢問他們的理想,答曰:“目前尚不明確”。社會的發展就是人的發展,一個沒有理想和目標的人,無異於一隻無頭蒼蠅,你指望他將來會有何作為呢?長此以往,豈不悲哉?因此,課堂中滲透德育,還原於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過程,讓他們為今後做準備是必要的。

例如,授課《為學》時,可在學生表演完“窮富二和尚”的話劇後,試問學生富和尚失敗的原因——空想不付諸行動,由這句話深入發問:“思考一下,你是‘空想’還是準備落實到行動上?如何實現?”然後,展開討論,明確“事在人為”的道理,要求學生分析自身情況確立自己的目標,做行動上的巨人!

“理想是指引人生道路前進的燈塔,飛向勝利目標的翅膀,是點燃熱情烈焰的火把。古往今來,是理想激起年輕人奮勇前行的精神。”(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韓玉珠:《盡情展現普通人的奮鬥精神美——評路遙作品的審美追求》)人生猶如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人生的旅途上,有潔白芬芳的花,也有尖銳的刺,但隻要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理想,並決心去實現它時,就會榮辱不驚!

將生活融入語文課堂教學,有利於語文課真正走進每位學生的心靈世界,在他們心靈深處形成主動求知與探索的熱切欲望,有利於鍛煉學生的感受思考能力,提升他們的內心情誌的境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育成完美的人格、人品和人性,從而點燃生命的熊熊火炬。

容易用錯的成語一覽表

【和藹可親】héǎikěqīn

指一個人的修養很好,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同義成語]平易近人、和顏悅色。

[反義成語]氣勢洶洶、冷若冰霜、橫眉怒目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原來這唐六軒唐觀察為人極其和藹可親,見了人總是笑嘻嘻的。”

【唉聲歎氣】āishēngtànqì

因傷感鬱悶或悲痛而發出歎息的聲音。

[同義成語]長籲短歎、垂頭喪氣、無精打采

[反義成語]喜眉笑眼、喜笑顏開、喜氣洋洋

[出處]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終日價沒心沒想,哀聲歎氣。”

【按兵不動】ànbīngbùdòng

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同義成語]以逸待勞、裹足不前

[反義成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召類》:“趙簡子按兵而不動。”

【黯然失色】ànránshīsè

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遠遠不如。

[同義成語]相形見絀、大相徑庭

[反義成語]光彩奪目、不相上下

[出處]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例子]秦牧《藝海拾貝·〈最後的晚餐〉》:“所有同類題材的繪畫和它比較起來,都~。”

【慷慨激昂】kāngkǎijīáng

形容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同義成語]熱血沸騰、意氣風發

[反義成語]委靡不振、無精打采

[出處]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三十六·上權

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例子]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在東京聚首時,一談到國事上來,總要談得~,而且有點口角流沫。”

【飛揚跋扈】fēiyángbáhù

原指意態狂豪,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同義成語]盛氣淩人

[反義成語]平易近人

[出處]《北史·齊高祖紀》:“景專製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誌。”

[例子]唐·杜甫《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為誰雄?”

【縱橫捭闔】zònghéngbǎihé

縱橫:合縱與連橫;捭:開;闔:合。指在政治或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化或拉攏。

[同義成語]兵不厭詐、遠交近攻

[出處]宋·李文叔《書戰國策後》:“戰國策所載,大抵皆縱橫捭闔譎誑相輕傾奪之說也。”

[例子]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135回:“政客錯實力以自雄,軍人假名流以為重,~,各戴一尊。”

【略見一斑】lüèjiànyībān

比喻從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同義成語]管中窺豹

[反義成語]一覽無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例子]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八回:“諸如此類,雖未得其皮毛,也就~了。”

【有口皆碑】yǒukǒujiēbēi

碑:記功的石頭;皆:都是。比喻人人普遍稱

讚。

[同義成語]口碑載道

[反義成語]怨聲載道、民怨沸騰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寶峰文禪師法嗣·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並行不悖】bìngxíngbùbèi

同時進行,不相衝突。

[同義成語]雙管齊下、並駕齊驅

[反義成語]勢不兩立、自相矛盾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例子]發展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這是~。

【白璧微瑕】báibìwēixiá

潔白的玉上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點,美中不足。

[同義成語]美中不足、瑕不掩瑜

[反義成語]完美無缺、白璧無瑕

[出處]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

[例子]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然而這小毛病隻是~而已

【篳路藍縷】bìlùlánlǚ

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出處]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例子]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孫公既開其先;發揚光大,我公宜善其後。”

【剛愎自用】gāngbìzìyòng

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英語解釋]hardentheneck

[同義成語]我行我素

[反義成語]虛懷若穀、從善如流

[出處]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尚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例子]茅盾《子夜》十:“他想起李玉亭所說蓀甫的~來了。他決定了主意不跟著蓀甫跑了。”

【鞭長莫及】biānchángmòjí

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同義成語]愛莫能助、力不從心

[反義成語]不在話下、綽綽有餘

[出處]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例子]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除掉腹地裏幾省外國人~,其餘的雖然沒有擺在麵子上瓜分,暗地裏都各有了主子了。”

【明辨是非】míngbiànshìfēi

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反義成語]是非莫辨

[出處]《禮記·中庸》:“慎思之,明辯之,駕行之。”

[例子]他是一個~的人

【按部就班】ànbùjiùbān

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同義成語]循序漸進、墨守成規

[反義成語]勇往直前、聞風而動

[出處]晉·陸機《文賦》:“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例子]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四回:“隻好是~慢慢敘下去,自然有個歸結。”

【別出心裁】biéchūxīncái

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同義成語]別開生麵、標新立異、獨出心裁

[反義成語]千篇一律、鸚鵡學舌、如法炮製

[出處]明·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或特標於目外,或疊采於回中。”

[例子]魯迅《墳·我之節烈觀》:“隻好~,鼓吹女人自殺。”

【層出不窮】céngchūbùqióng

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

[同義成語]層見疊出、屢見不鮮

[反義成語]寥寥無幾、寥若晨星

[出處]《唐書·藝文誌》:“曆代盛衰,文章與時高下;然其變能百出,不可窮極,何其興衰。”

[例子]聞一多《文藝與愛國——紀念三月十八》:“愛國精神之表現於中外文學裏已經是~的,數不勝數了。”

【為虎作倀】wèihǔzuòchāng

倀: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讓老虎來吃。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凶。

[同義成語]為虎添翼、助紂為虐

[反義成語]為民除害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逸文》卷四:“凡死於虎,溺於水之鬼號為倀,須得一人代之。”

[例子]你這樣幫他無異於~

【得不償失】débùchángshī

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英語解釋]givealarktocatchakite

[同義成語]因小失大、貪小失大

[反義成語]乞漿得酒、利市之倍

[出處]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例子]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饒鴻生在精養軒雖化了幾十塊冤枉錢,在後樂園倒明白了一樁古典,不能說~了。”

【瞠目結舌】chēngmùjiéshé

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窘困或驚呆的樣子。

[同義成語]張目結舌、張口結舌

[反義成語]應對如流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例子]鄒韜奮《經曆》:“他問每個同學的時候,別的同學也不得不傾耳靜聽,注意前後情節的線索,否則突然問到,便不免~,不知所答。”

【縱橫馳騁】zònghéngchíchěng

馳騁:縱馬奔馳。不受阻擋地往來奔馳。形容英勇戰鬥,所向無敵

[同義成語]南征北戰、天馬行空

[出處]宋·謝堯仁《張於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諸詩人,雕肝琢肺,求工於一言一字間,在於人力固可以無恨,而概之前數公縱橫馳騁之才,則又有間矣。”

【相形見絀】xiāngxíngjiànchù

形:比較;絀: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英語解釋]palebefore(beside/bythesideof)

[同義成語]相形失色、黯然失色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見婁樸,同窗共硯,今日相形見絀。難說心中不鼓動麼?”

【川流不息】chuānliúbùxī

形容行人、車馬等象水流一樣連續不斷。

[同義成語]絡繹不絕、接踵而至

[反義成語]水泄不通

[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例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兩個丫頭,~的在家前屋後的走,叫的太太一片聲響。”

【窮奢極侈】qióngshējíchǐ

極端奢侈,盡量享受。形容揮霍浪費,荒淫腐化。

[同義成語]荒淫無度、驕奢淫逸、荒淫無恥

[反義成語]艱苦樸素、克勤克儉、節衣縮食

[出處]《後漢書·陸康傳》:“末世衰主,窮奢極侈,造作無端。”

[例子]宋·王讜《唐語林·言語》:“郭尚父立勳業,出入將相,~。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jūgōngjìncuì,sǐérhòuyǐ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鬥終身。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例子]明·歸有光《封中憲大夫興化府周公行狀》:“況若臣病即死,則鞠躬盡瘁,臣之分願已畢。”

【措手不及】cuòshǒubùjí

來不及動手應付。指事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

[同義成語]猝不及防、驚慌失措、手足無措

[反義成語]措置裕如、從容不迫、鎮定自若

[出處]元·無名氏《千裏獨行》楔子:“咱今晚間,領著百十騎人馬,偷營動寨,走一遭去,殺他個措手不及。”

[例子]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麵前,顏良~,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披星戴月】pīxīngdàiyuè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同義成語]早出晚歸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折:“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例子]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經過二十多天~的風塵奔波,到襄陽後一定要休息幾天。”

【虎視眈眈】hǔshìdāndān

象老虎那樣凶狠地盯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同義成語]凶相畢露

[出處]《周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例子]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回:“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鳳姐姐兩個,他們尚~,背地裏言三語四的,何況於我?”

【赴湯蹈火】fùtāngdǎohuǒ

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同義成語]出生入死

[反義成語]貪生怕死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晁錯傳》:“故能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例子]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有三個人,義膽包身,武藝出眾,敢~,同死同生。”

【中流砥柱】zhōngliúdǐzhù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同義成語]砥柱中流、擎天柱石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嚐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子]毛澤東《論聯合政府》:“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窮兵黷武】qióngbīngdúwǔ

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同義成語]興師動眾

[反義成語]和平共處、解甲歸田

[出處]《三國誌·吳書·陸抗傳》:“而聽諸將徇名,窮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雕瘁,寇不為衰,見我已大病矣。”

[例子]三國·曹丕《車駕臨江還詔三公》:“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古有所戒。”

【出爾反爾】chūěrfǎněr

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複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同義成語]反複無常、翻雲覆雨

[反義成語]說一不二、言行一致、一言為定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例子]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倘若不肯,也隻好由他,我們不能做~的事。”

【流言蜚語】liúyánfēiyǔ

毫無根據的話。指背後散布的誹謗性的壞話。

[英語解釋]Tonguewag.

[同義成語]蜚短流長、風言風語

[反義成語]金玉良言、藥石之言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儒行》:“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乃有蜚語,為惡言聞上。”

[例子]《明史·馬孟楨傳》:“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騰入禁庭,此士習可慮也。”

【發憤圖強】fāfèntúqiáng

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同義成語]奮發圖強、發奮圖強

[反義成語]胸無大誌、無所作為、妄自菲薄

[例子]老舍《鼓書藝人》十七:“你越是~,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

【破釜沉舟】pòfǔchénzhōu

釜:鍋;舟:船。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戰鬥到底。

[同義成語]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

[反義成語]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例子]明·陳孝逸《與羅杓庵書》:“秋間姑且~,持三日糧,為射賊擒王計;必不敗,而後杜門卻軌。”

【肺腑之言】fèifǔzhīyán

出於內心的真誠的話。

[同義成語]由衷之言

[反義成語]違心而論

[出處]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例子]元·鄭德輝《謅梅香騙翰林風月》:“小生別無所告,隻索將之~,實訴與小娘子。”

【名列前茅】mínglièqiánmáo

比喻名次列在前麵。

[同義成語]首屈一指

[反義成語]名落孫山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

[例子]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去年弟在京師,聽說二公子中了秀才,且~,頗為學台賞識,實在可賀可賀。”

【重蹈覆轍】chóngdǎofùzhé

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再走失敗的老路。

[反義成語]前車可鑒、前車之鑒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竇武傳》:“今不想前事之失,複循覆車之軌。”

[例子]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免~。

【言簡意賅】yánjiǎnyìgāi

簡:簡練;賅:完備。話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

[同義成語]要言不煩、言近旨遠、簡明扼要

[反義成語]長篇大論、連篇累牘、空洞無物

[出處]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言簡理盡,遂成王言。”

[例子]我們作文應該~,不要拖泥帶水

【亙古未有】gèngǔwèiyǒu

從古到今都不曾有過。

[同義成語]前所未有

[出處]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太青晚作《嘉蓮》詩,七言今體至四百餘首,亙古未有。”

[例子]雄偉的南京長江大橋,在我國建橋史上是~的。

【如鯁在喉】rúgěngzàihóu

魚骨頭卡在喉嚨裏。比喻心裏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出處]漢·許慎《說文解字》:“鯁,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雲骨鯁之臣。《漢書》以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留咽者魚骨較多也。”

【沽名釣譽】gūmíngdiàoyù

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同義成語]盜名竊譽、好大喜功

[反義成語]實至名歸、名不虛傳

[出處]管仲《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

[例子]元·宮大用《範張雞黍》:“自恨我奔喪來後,又不是~沒來由。”

【事必躬親】shìbìgōngqīn

不論什麼事一定要親自去做,親自過問。

[同義成語]身體力行、一本正經

[反義成語]遊手好閑、好吃懶做

[出處]《詩經·小雅·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

[例子]唐·張九齡《謝賜大麥麵狀》:“伏以周人之禮,唯有籍田,漢氏之薦,但聞時果,則未有如陛下嚴祗於宗廟,勤儉於生人,~。”

【蠱惑人心】gǔhuòrénxīn

指用欺騙引誘等手段迷惑人,搞亂人的思想。

[同義成語]造謠惑眾、造謠中傷、蜚短流長

[出處]《元史·刑法誌》:“諸陰陽家者流,輒為人燃燈祭星,蠱惑人心者,禁之。”

[例子]《晚清文學叢鈔·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卻膽敢把這個反天逆地、阻礙進化、~的邪說謬論說將出來。”

【顧影自憐】gùyǐngzìlián

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同義成語]孤苦伶仃、孤芳自賞、形單影隻

[反義成語]自高自大、妄自尊大

[出處]晉·陸機《赴洛道中作》:“佇立望故鄉,顧影淒自憐。”

[例子]在成績和榮譽麵前,我們應當戒驕戒躁,要不可自我陶醉,~。

【陰謀詭計】yīnmóuguǐjì

指暗地裏策劃壞的害人的壞主意。

[同義成語]詭計多端

[反義成語]光明正大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大家如能個個像我,坦白地公開了自己的壞處,政治上用不著陰謀詭計。”

[例子]他的~很容易被人們所識破。

【短小精悍】duǎnxiǎojīnghàn

形容人身軀短小,精明強悍。也形容文章或發言簡短而有力。

[同義成語]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要言不煩

[反義成語]五大三粗、人高馬大、長篇大論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遊俠列傳》:“解為人短小精悍。”

[例子]郭沫若《塗家埠》:“一位~的人來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廣東人,哨兵向他敬禮,稱呼他是排長。”

【引吭高歌】yǐnhánggāogē

引:拉伸;吭:嗓子。放開嗓子,大聲歌唱。

[反義成語]默不做聲、淺酌低吟

[出處]晉·張華注《離經》:“搏則利嘴,嗚則引吭。”

【一丘之貉】yīqiūzhīhè

一個土山裏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

[英語解釋]birdsofafeather

[同義成語]一路貨色、涇渭不分

[反義成語]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楊惲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老奸巨滑】lǎojiānjùhuá

形容閱曆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同義成語]詭計多端、老謀深算

[反義成語]誠心誠意、忠誠老實、肝膽相照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玄宗開元二十五年》:“雖老奸巨滑,無能逃於其術者。”

[例子]《宋史·食貨誌上六》:“~,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蓋甚至前日。”

【煥然一新】huànrányīxīn

改變舊麵貌,出現嶄新的氣象。

[同義成語]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