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回顧與展望(1 / 3)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回顧與展望

一、漢語水平考試簡介

1.HSK的性質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和中國少數民族人員)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由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設計開發。

首先,HSK不同於用來測試母語為漢語的人的語文水平的考試,像我們大家熟悉的我國的中小學語文考試、大學語文考試以及國家語委的普通話水平測試,這些考試都是測試母語為漢語的人的。HSK則是一種第二語言考試,參加這個考試的考生應該是把漢語作為外語的學習者(比如母語為英語的美國人)或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比如母語為維吾爾語的中國少數民族)。有人把HSK說成是“中國托福”,因為美國的托福(TOEFL)考試是一種把英語作為外語的考試,它是不能用來測試母語為英語的美國人的英語水平的,同樣,如果用HSK來考母語為漢語的中國人也是無效的。

第二,HSK不同於一般的旨在考查學生是否掌握某門課程內容的成績考試,而是一種目的在於測量考生的一般語言能力的水平考試。HSK不以任何特定的教材或特定的教學大綱的內容為依據,HSK的命題人員不會考慮考生究竟是在哪兒學的漢語、用了什麼樣的教材、學了哪些內容、怎麼學的、學了多長時間,他們也沒法去考慮這些。HSK的目的是考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現有漢語水平即漢語的熟巧程度。

第三,HSK不同於一般教師自編的考試,HSK是一種按照係統的科學程序組織、具有統一的標準並對誤差作了嚴格控製的標準化的考試。

2.HSK的發展曆程

1984年,原北京語言學院成立了“漢語水平考試設計小組”,開始研製漢語水平考試。此項研究曆時五年多,於1990年2月20日通過了國家教委組織的專家鑒定。這就是後來改稱為HSK(初中等)的考試。由於考試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為了使HSK成為一個完整的係統,在初、中等考試研製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礎上,1989年10月,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又開始了高等漢語水平考試的研製。1993年7月28日,HSK(高等)通過了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組織的專家審定。為了使更多的漢語學習者有機會測試自己的水平,1995年9月又開始了基礎漢語水平考試的研究。1997年11月24日,HSK(基礎)通過了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組織的專家鑒定。至此,HSK構成了一個水平由低到高的較為完整的係統。

1986年12月,HSK列入國家教委1986年度文科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開始得到教育部研究基金的資助。1992年9月2日,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了李鐵映主任簽署的第21號令,漢語水平考試正式升級為國家級考試,正式定名為“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1995年12月26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教外來[1995]668號文,頒布了《關於外國留學生憑〈漢語水平證書〉注冊入學的規定》。1997年8月27日,為了對漢語水平考試進行統一領導,國家教委成立了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

目前HSK考試已達到較高的科學化水平,實現了命題、施測、閱卷評分和分數解釋的標準化。實現了預測統計分析、試題等值、考試報名、評分和成績報告等的計算機化。1997年完成了HSK等值研究。從1998年9月開始了HSK題庫計算機自動生成試卷係統課題的研究。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HSK題庫和試卷計算機自動生成係統。在此基礎上,北語漢考中心將逐步推出計算機化自適應性HSK考試,這種考試將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個性化,從而可以實現更高的可靠性(信度)和更高的有效性(效度)。

目前正式推廣的考試有漢語水平考試的基礎、初中等和高等三種。中國少數民族漢語等級考試(MHK)也已經在部分地區啟動。

漢考中心正式出版的書籍包括大綱類8部,論文集6部。它們包括《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試行,1988),《漢語水平考試研究》(1989),《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初、中等)》(1989),《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1992),《漢語水平考試大綱(高等)》(1995),《首屆漢語考試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1995),《漢語水平考試研究論文選》(1995),《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1996),《漢語水平測試研究》(1997),《中國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基礎)》(1998),《漢語8000詞詞典》(2000),《漢語水平考試研究文集》(2000),《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大綱》(2002),《考試研究文集》(2002)等。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已經形成了一支考試研究和考務管理的隊伍。1997年出版了劉鐮力教授主編的《漢語水平測試研究》,2002年出版了張凱教授的專著《標準參照測驗理論研究》和《語言測驗理論與實踐》。漢考中心的同仁們在語言測試理論、考試設計、題目預測、題目分析、題庫建設、主觀試題和客觀試題的評分原則和手段、語言測試語料庫建設、題目公平性研究、分數和等值、測驗信度和效度、新試題開發、語言測試的後效和決策等方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92年2月,“漢語水平考試”獲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994年12月《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從1990年HSK開始正式在國內推廣,1991年開始正式在海外推廣,目前已在國內的27個城市設立了46個考點,在亞、歐、美洲和大洋州的2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67個考點。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已有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5萬多人次參加了HSK考試。

二、漢語水平考試曆史回顧

80年代初期,美國的托福考試開始進入中國的教育市場,對國內的外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此之前,中國的外語教學比較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而語言技能的訓練相對薄弱,結果是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都比較差。而托福考試主要考察的就是學生的聽、讀等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托福考試加速了中國原有的單一的語言教學模式的變革。受托福考試的影響,我們有了EPT(英語能力測驗),這是我們自己開發的把英語作為外語的考試,考試形式脫胎於托福考試。

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起步於50年代初,雖然經曆了幾十年的發展,但是在很多領域還缺乏科學係統的研究。到了80年代初期,我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化的漢語考試。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的實踐給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必須開發研製漢語的標準化考試。

1984年,在呂必鬆院長的主持下,北京語言學院成立了由劉珣、黃政澄、方立、郭樹軍、孫金林等人組成的研製小組。由於缺少資金、缺乏理論準備、缺乏研究經驗,所以剛起步的時候步履艱難。

首先確定了施測對象。漢語水平考試的測試對象主要是在中國接受過一年或者二年正規語言技能訓練的學生,測試的方麵包括聽、讀、寫各方麵的技能。由於技術原因,當時的設計中不包括說的能力(現在在高等HSK中已經有了說的考試)。

1985年出爐了第一套實驗題目。為了考察學生寫的能力,研究者們想了很多辦法。為了使“寫”能夠與其他語言能力分開,設計者采取了聽寫的方法,具體做法是一個句子念三遍,然後要求考生把它寫出來。這麼做有個假設的前提就是考生必須能聽得懂。後來發現這樣考存在很大的問題,就是寫的能力與考生聽的能力分不開。這樣考試的效度就會受到影響。1986年劉英林教授和郭樹軍副教授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攻關。他們設計出一個客觀的方法來,就是看學生能不能識別出寫錯的字。題型是選擇題,列出四個雙音節的詞,其中隻有一個漢字是寫錯的,看考生能否挑出來,由此來推斷考生寫的能力。這個方法比較可靠,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但是這樣畢竟還不是直接測試學生寫的能力,所以這個辦法試驗了一次也就放棄了。後來他們想出來的辦法就是現在應用的綜合填空的辦法,以填空題的形式考,一個句子中預留的空格處隻可能填寫某一個漢字,而不可能填寫其他的漢字。

1985年開始試考。考試後我們計算出的難度和我們考前預想的難度達到了基本一致,這是比較理想的結果。因為我們針對的是對外漢語教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從水平考試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的難易度指數(facility)是0.5左右,這是一個中等的難度,等於平均答對率是50%。因為水平考試與成績考試的不同就在於它要區分學生的水平,成績考試可以大家都得高分,但是一個水平考試如果不能起到區分學生水平的作用,那這個考試就失敗了。所以要想區分學生的水平,從理論上講,難度在0.5左右即中等水平比較合適,這樣考試的區分性會比較好,從個別的題來講是這樣,從整體卷麵來講也是這樣的。最好把難易度指數控製在0.5左右,結果第一次實驗的結果難易度指數就是0.56。但是當時題目的區分性不是很理想。

1986年確定了試卷的基本題型,考試的大體格局、難易度也都確定下來了。1986到1988年主要是實驗階段,做了一些題目上的修改,大的調整比較少了。最後的定型是在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