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3遺傳工程崛起以來,生物技術研究逐漸從實驗室走向生產應用。20多年來,生物技術產品實現商業化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醫藥產品、農業產品等不斷進入市場,顯示出能夠賺取巨額利潤的美好前景。
今天,在生物技術產業化方麵 ,美國領先於世界各國。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研究和開發的治療人類疾病的基因藥物、疫苗、診斷劑,培育的抗農藥的病蟲害的優良新作物品種,研究開發轉基因動植物和清除化學廢物的微生物等產品,已逐漸進入市場。美國目前,美國生物技術產品投放市場的主要是醫藥品,其中有糖尿病的人胰島素,治療侏儒症的人生長激素,治療癌症用的α…幹擾素,可深解血栓、治療心肌梗塞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治療腎透析患者貧血症的紅細胞生成素(EPO),刺激癌症患者化療期間產生白細胞的基因藥物,以及丙型肝炎診斷劑等。另外,還有100多種藥物和生物產品正處於各個研製階段。
1991年美國生物技術工業有史以來開始贏利。美國遺傳技術公司1987年推出治療心髒病的TPA銷路很好,1989年的銷售額達2億美元,1990年又上升到2.1億美元,1991年與前一年持平。遺傳公司於1989年6月推出的紅細胞生成素,到1990年3月底收入1.485億美元,到1991年3月的銷售額為3.045億美元,該公司進入《幸福》雜誌按銷售額排列的1991年美國500家大公司的行列。據美國生物技術工業協會統計,美國生物技術工業的年銷售額,從1990年的10億美元躍至1991年的40億美元。
由於美國生物技術產品銷售額不斷上升,使金融投資者看到了生物技術產業已不再是風險投資,因而在華爾街掀起了一陣生物技術工業股票的“搶購熱”。大約有200家生物技術公司1991年出售股票總額達400億美元,比1990年猛增1倍。僅1991年上半年,這些公司就售出20多億美元的股票。目前,投資者的重點是醫藥保健部門。
從整個世界來看,用基因工程生產並投放市場的藥物已有10多種。除了上述列舉的美國醫藥品外,還有用於治療腎癌的白細胞介素-2;用來治療血友病的第八因子;預防傳染性乙型肝炎的疫苗等。
用基因工程生產的藥物有很多優點:第一,它們是按照自然的模式製造出來的天然物質,與健康人體自身製造的物質完全一樣,因而有特別療效;第二,從人體的器官或血液中提取的物質,有可能存在有害病毒的感染,而基因工程生產的藥物特別純正;第三,可以簡便地大批量生產。
在農業上,投入市場的生物技術產業主要是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產品,這些產品有巨大的效益。到1990年為止,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通過組織培養獲得上千種植物再生植株,通過花藥培養成株的有200多種植物,實行快繁工廠化生產的花卉、果木、林木、蔬菜等有10多種。
國外的蘋果苗木繁殖已走向組織培養工廠化生產。美國俄勒崗州種苗公司一年可繁殖50萬株無病毒的蘋果試管苗。日本中島天香園苗木公司與英國、美國有關單位達成協議,獲得矮生砧木新型號無毒苗的專賣權。
國外在林業上應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已開始進入生產階段。德國用組織培養技術大規模繁殖歐洲山楊,並於1983年繁殖了15萬株苗。美國將這項技術用於森林改良,並已在山楊、歐洲白樺、美國榆樹等林木上獲得成功,栽植了一定麵積的經組織培養產生的火炬鬆、花旗鬆等,其生產率增加了3.7倍。
印尼、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及泰國正在加速發展龍眼(桂圓)、荔枝和枇杷的組織培養脫毒生產,香港的龍眼鮮果市場已被泰國占領。
目前,世界上已湧現出一大批以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發展起來的花卉出口強國。新加坡和泰國僅出口蘭花一項每年即獲利一千多萬美元。荷蘭花卉出口產值為13億~15億美元,占世界花卉出口總額的57%~60%。
應用於食品工業技術的生物傳感器,其市場價值已達到6200萬美元。目前,生物傳感器應用於直接檢驗食品,即檢驗食品在包裝前是否有沙門氏菌。這無需像現有的檢驗方法那樣,必須將食品送到實驗室進行檢驗。應用傳感器檢驗食品,僅沙門氏菌檢驗技術一項的市場銷售額高達4000萬~5000萬美元。現在,美國一般是由私人的小企業生產生物傳感器;而日本政府有關部門和大企業都在從事生物傳感器的開發。
同曆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一樣,生物工程技術的興起和迅速應用將使人們改造社會的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促使社會生產發生巨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