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藥
草烏
Caowu
RADIXACONITIKUSNEZOFFII
本品為毛莨科植物北烏頭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幹燥塊根。秋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幹燥。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長圓錐形,略彎曲,長2~7cm,直徑0.6~1.8cm。頂端常有殘莖和少數不定根殘基,有的頂端一側有一枯萎的芽,一側有一圓形或扁圓形不定根殘莖。表麵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皺縮,有縱皺紋、點狀須根痕和數個瘤突狀側根。質硬,斷麵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層環紋多角形或類圓形,髓部較大或中空。無臭,味辛辣、麻舌。
【性味與歸經】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與用量】一般炮製後用。
【注意】生品內服宜慎。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犀角同用。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草烏葉
Caowuye
FOLIUMACONITIKUSNEZOFFII
本品係蒙古族習用藥材,為毛莨科植物北烏頭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幹燥處。夏季葉茂盛花未開時采收,除去雜質,及時幹燥。
【性狀】本品多皺縮卷曲、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卵圓形,3全裂,長5~12cm,寬10~17cm,灰綠色或黃綠色。中間裂片菱形,漸尖,近羽狀深裂,側裂片2深裂;小裂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上表麵微被柔毛,下表麵無毛。葉柄長2~6cm。質脆。氣微,味微鹹辛。
【性味與歸經】辛、澀,平;有小毒。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止痛。用於熱病發熱,泄瀉腹痛,頭痛,牙痛。
【用法與用量】1~1.2g,多入丸散用。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幹燥處。
川烏
Chuanwu
RADIXACONITI
本品為毛莨科植物烏頭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幹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須根及泥沙,曬幹。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的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殘莖,中部多向一側膨大,長2~7.5cm,直徑1.2~2.5cm。表麵棕褐色或灰棕色,皺縮,有小瘤狀側根及子根脫離後的痕跡。質堅實,斷麵類白色或淺灰黃色,形成層環紋呈多角形。氣微,味辛辣、麻舌。
【性味與歸經】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與用量】一般炮製後用。
【注意】生品內服宜慎。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萎、犀角同用。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獨活
Duhuo
RADIXANGELICAEPUBESCENTIS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幹燥根。春初苗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烘至半幹,堆置2~3天,發軟後再烘至全幹。
【性狀】本品根略呈圓柱形,下部2~3分枝或較多,長10~30cm。根頭部膨大,圓錐狀,多橫皺紋,直徑1.5~3cm,頂端有莖、葉的殘基或凹陷,表麵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有隆起的橫長皮孔及稍突起的細根痕。質較硬,受潮則變軟,斷麵皮部灰白色,有多數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黃色至黃棕色,形成層環棕色。有特異香氣,味苦辛、微麻舌。
【性味與歸經】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
【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幹燥處,防黴,防蛀。
防己
Fangji
RADIXSTEPHANIAETETRANDRAE
本品為防己科植物粉防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幹燥根。秋季采挖,洗淨,除去粗皮,曬至半幹,切段,個大者再縱切,幹燥。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多彎曲,長5~10cm,直徑1~5cm。表麵淡灰黃色,在彎曲處常有深陷橫溝而成結節狀的瘤塊樣。體重,質堅實,斷麵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較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苦。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膀胱、肺經。
【功能與主治】利水消腫,祛風止痛。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風濕痹痛;高血壓症。
【用法與用量】4.5~9g。
【貯藏】置幹燥處,防黴,防蛀。
海風藤
Haifengteng
CAULISPIPERISKADSURAE
本品為胡椒科植物風藤Piperkadsura(Choisy)Ohwi.的幹燥藤莖。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葉,曬幹。
【性狀】本品呈扁圓柱形,微彎曲,長15~60cm,直徑0.3~2cm。表麵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縱向棱狀紋理及明顯的節。節間長3~12cm,節問膨大,上生不定根。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麵不整齊,皮部窄,木部寬廣,灰黃色,導管孔多數,射線灰白色,放射狀排列,皮部與木部交界處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氣香,味微苦、辛。
【性味與歸經】辛、苦,微溫。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溫,通經絡,止痹痛。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金錢白花蛇
JinqianBaihuashe
BUNGARUSPARVUS
本品為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BungarusmulticinctusmulticinctusBlyth的幹燥體。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髒,擦淨血跡,用乙醇浸泡處理後,盤成圓形,用竹簽固定,幹燥。
【性狀】本品呈圓盤狀,盤徑3~6cm,蛇體直徑0.2~0.4cm,頭盤在中間,尾細,常納口內。背部黯然或灰黑色,微有光澤,有48個以上寬均1~2鱗的白色環紋,黑白相間,並有1條顯著突起的脊棱。脊棱鱗片較大,呈六角形;背鱗細密,通身1.5行;腹部黃白色鱗片稍大;尾部鱗片單行。氣微腥,味微鹹。
【性味與歸經】甘、鹹,溫;有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咼,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症,麻風疥癬,瘰鬁惡瘡。
【用法與用量】3~4.5g。研粉吞服1~1.5g。
【貯藏】置幹燥處,防黴,防蛀。
老鸛草
Laoguancao
HERBAERODII
HERBAGERANII
本品為牛兒苗科植物牛兒苗ErodiumstephanianumWilld.或老鸛草GeraniumwilfordiiMaxim.的幹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後者習稱“短嘴老鸛草”,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捆成把,曬幹。
【性狀】長嘴老鸛草莖長30~50cm,直徑0.3~0.7cm,多分枝,節膨大;表麵灰綠色或帶紫色,有縱溝紋及稀疏茸毛;質脆,斷麵黃白色,有的中空。葉對生,具細長葉柄;葉片卷曲皺縮,質脆易碎,完整者為二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線形。果實長圓形,長0.5~1cm,宿存花柱長2.5~4cm,形似鸛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卷曲。無臭,味淡。
短嘴老鸛草莖較細,略短。葉片圓形,3或5深裂,裂片較寬,邊緣具缺刻。果實球形,長0.3~0.5cm。花柱長1~1.5cm,有的5裂向上卷曲呈傘形。
【性味與歸經】辛、苦,平。歸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濕,通經路,止瀉痢。用於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鹿銜草
Luxiaocao
HERBAPYROLAE
本品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calliantha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yroladecorataH.Andres的幹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雜質,曬至葉片較軟時,堆置至葉片變紫褐色,曬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