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ben
RHIZOMALIGUSTICI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槁木LigusticumsinenseOliv.或遼槁本LigusticumjeholenseNakaietKitag.的幹燥根莖及根。秋季莖葉枯萎或次春出苗時采挖,除去泥沙,曬幹或烘幹。
【性狀】槁本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圓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長3~10cm,直徑1~2cm。表麵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縱皺紋,上側殘留數個凹陷的圓形莖基,下側有多數點狀突起的根痕及殘根。體輕,質較硬,易折斷,斷麵黃色或黃白色,纖維狀。氣濃香,味辛、苦、微麻。
遼槁本較小,根莖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或柱狀,有多數細長彎曲的根。
【性味與歸經】辛,溫。歸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用於風寒感冒,巔頂疼痛,風濕肢節痹痛。
【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防蛀。
葛根
Gegen
RADIXPUERARIAE
本品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幹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幹燥;甘葛藤習稱“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黃熏後,稍幹,截段或再縱切兩瓣,幹燥。
【性狀】野葛呈縱切的長方形厚片或小方塊,長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有縱皺紋,粗糙。切麵黃白色,紋理不明顯。質韌,纖維性強。無臭,味微甜。
粉葛呈圓柱形、類紋錘形或半圓柱形,長12~15cm,直徑4~8;有的為縱切或斜虍的厚片,大小不一。表麵黃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橫切麵可見由纖維形成的淺棕色同心性環紋,縱切麵可見由纖維形成的數條縱紋。體重,質硬,富粉性。
【性味與歸經】甘、辛,涼。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頑強,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高血壓頸項強痛。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桂枝
Guizhi
RAMULUSCINNAMOMI
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幹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幹,或切片曬幹。
【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1cm。表麵棕色至紅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或點狀橢圓形。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斷麵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
【性味與歸經】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衝降氣。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荊芥
Jingjie
HERBASCHIZONEPETAE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幹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4cm;表麵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麵類白色。葉對生,多已脫落,葉片3~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穗狀輪傘花序頂生,長2~9cm,直徑約7mm。花冠多脫落,宿萼鍾狀,先端5齒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性味與歸經】辛,微溫。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用法與用量】4.5~9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菊花
Juhua
FLOSCHRYSANTHEMI
本品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幹燥頭狀花序。9~11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幹或焙幹,或熏、蒸後曬幹。藥材按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毫菊”、“滁菊”、“貢菊”、“杭菊”。
【性狀】毫菊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外麵被柔毛,邊緣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陷藏,黃色,頂端5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幹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類白色,不規則扭曲,內卷,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貢菊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部反折,邊緣稍內卷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cm,常數個相連成片。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折疊,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性味與歸經】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用法與用量】5~9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密閉保存,防黴,防蛀。
麻黃
Mahuang
HERBAEPHEDRAE
本品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幹燥草質莖。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莖,曬幹。
【性狀】草麻黃呈細長圓柱形,少分枝;直徑1~2mm。有的帶少量棕色木質莖。表麵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縱脊線,觸之微有粗糙感。節明顯,節間長2~6cm。節上有膜質鱗葉,長3~4mm;裂片2(稀3),銳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聯合成筒狀,紅棕色。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麵略呈纖維性,周邊綠黃色,髓部紅棕色,近圓形。氣微香,味澀、微苦。
中麻黃多分枝,直徑1.5~3mm,有粗糙感。節間長2~6cm,膜質鱗葉長2~3mm,裂片3(稀2),先端銳尖。斷麵髓部呈三角狀圓形。
木賊麻黃較多分枝,直徑1~1.5mm,無粗糙感。節間長1.5~3cm。膜質鱗葉長1~2mm;列片2(稀3),上部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色至棕黑色。
【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
【用法與用量】2~9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潮。
蔓荊子
Manjingzi
FRUCTUSVITITCIS
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或蔓荊VitextrifoliaL.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呈球形,直徑4~6mm。表麵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狀茸毛,有縱向淺溝4條,頂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長為果實的1/3~2/3,5齒裂,其中2裂較深,密被茸毛。體輕,質堅韌,不易破碎。橫切麵可見4室,每室有種子1枚。氣特異而芳香,味淡、微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