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廬山石韋葉片略皺縮,展平後呈披針形,長10~25cm,寬3~5cm。先端漸尖,基部耳狀偏斜,全緣,邊緣常向內卷曲。上表麵黃綠色或灰綠色,散布有黑色圓形小凹點;下表麵密生紅棕色星狀毛,有的側脈間布滿棕色圓點狀的孢子囊群。葉柄具四棱,長10~20cm,直徑1.5~3mm,略扭曲,有縱槽。葉片革質。氣微,味微澀苦。
石韋葉片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8~12cm,寬1~3cm。基部楔形,對稱。孢子囊群在側脈間,排列緊密而整齊。葉柄長5~10cm,直徑約1.5mm。
有柄石韋葉片多卷曲呈筒狀,展平後呈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8cm,寬1~2.5cm。基部楔形,對稱。下表麵側脈不明顯,布滿孢子囊群。葉柄長3~12cm,直徑約1mm。
【性味與歸經】甘、苦,微寒。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利尿通淋,清熱止血。用於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熱喘咳。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通草
Tongcao
MEDULLATETRAPANACIS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的幹燥莖髓。秋季割取莖,截成段,趁鮮取出髓部,理直,曬幹。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長20~40cm,直徑1~2.5cm。表麵白色或淡黃色,有淺縱溝紋。體輕,質鬆軟,稍有彈性,易折斷,斷麵平坦,顯銀白色光澤,中部有直徑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縱剖麵呈梯狀排列,實心者少見。無臭,無味。
【性味與歸經】甘、淡,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尿,通氣下乳。用於濕溫尿赤,淋病澀痛,水腫尿少,乳汁不下。
【用法與用量】3~5g。
【貯藏】置幹燥處。
香加皮
Xiangjiapi
CORTEXPERIPLOCAE
本品為蘿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ge.的幹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剝取根皮,曬幹。
【性狀】本品呈卷筒狀或槽狀,少數呈不規則的塊片狀,長3~10cm,直徑1~2cm,厚0.2~0.4cm。外表麵灰棕色或黃棕色,栓皮鬆軟常呈鱗片狀,易剝落;內表麵淡黃色或淡黃棕色,較平滑,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麵不整齊,黃白色。有特異香氣,味苦。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有毒。歸肝、腎、心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濕,強筋骨。用於風寒濕痹,腰膝酸軟,心悸氣短,下肢浮腫。
【用法與用量】3~6g。
【注意】本品有毒,服用不宜過量。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薏苡仁
Yiyiren
SEMENCOICIS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幹燥成熟種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幹,打下果實,再曬幹,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及雜質,收集種仁。
【性狀】本品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mm,寬3~6mm。表麵乳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一端鈍圓,另端較寬而微凹,有1淡棕色點狀種臍。背麵圓凸,腹麵有1條較寬而深的縱溝。質堅實,斷麵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甜。
【性味與歸經】甘、淡,涼。歸脾、胃、肺經。
【功能與主治】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濃,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痹拘攣,脾虛泄瀉,肺癰,腸癰;扁平疣。
【用法與用量】9~30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茵陳
Yinchen
HERBAARTEMISIAESCOPARIAE
本品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菌陳蒿的幹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時采收或秋季花蕾長成時采割,除去雜質及老莖,曬幹。春季采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采割的稱“茵陳蒿”。
【性狀】綿茵陳多卷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麵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說尖。氣清香,味微苦。
茵陳蒿莖呈圓柱形,多分枝,長30~100cm,直徑2~8mm;表麵淡紫色或紫色,有縱條紋,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麵類白色。葉密集,或多脫落。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條形或細條形,兩麵密被白色柔毛;莖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基部抱莖,裂片細絲狀;頭狀花序卵形,多數集成圓錐狀,長1.2~1.5mm,直徑1~1.2mm,有短梗;總苞片3~4層,卵形,苞片3裂;外層雌花6~10個,可多達15個,內層兩性花2~10個;瘦果長圓形,黃棕色。氣芳香,味微苦。
【性味與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功能與主治】清濕熱,退黃疸。用於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用法與用量】6~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
澤瀉
Zexie
RHIZOMAALISMATIS
本品為澤瀉科植物澤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幹燥塊莖。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采挖,洗淨,幹燥,除去須根及粗皮。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7cm,直徑2~6cm。表麵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狀淺溝紋及多數細小突起的須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狀芽莨。質堅實,斷麵黃白色,粉性,有多數細孔。氣微,味微苦。
【性味與歸經】甘,寒。歸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利小便,清濕熱。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症。
【用法與用量】6~9g。
【貯藏】置幹燥處,防蛀。
豬苓
Zhuling
POLYPORUS
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幹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幹燥。
【性狀】本品呈條形、類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5~25cm,直徑2~6cm。表麵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皺縮或有瘤狀突起。體輕,質硬,斷麵類白色或黃白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淡。
【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歸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利水滲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