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藥

艾葉

Aiye

FOLIUMARTEMISIAEARGYI

本品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幹燥葉。夏季花未開時采摘,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多皺縮、破碎,有短柄。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下表麵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症。

【用法與用量】3~9g;外用適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白及

Baiji

RHIZOMAbLETILLAE

本品為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幹燥塊莖。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淨,置沸水中煮或蒸至無白心,曬至半幹,除去外皮,曬幹。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扁圓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長1.5~5cm。厚0.5~1.5cm。表麵灰白色或黃白色,有數圈同心環節和棕色點狀須根痕,上麵有凸起的莖痕,下麵有連接另一塊莖的痕跡。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類白色,角質樣。無臭,味苦,嚼之有粘性。

【性味與歸經】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用於咳血葉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

【用法與用量】6~15g,研粉吞服3~6g;外用適量。

【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白茅根

Baimaogen

RHIZOMAIMPERATAE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白

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幹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洗淨,曬幹,除去須根及膜質葉鞘,捆成小把。

【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長30~60cm,直徑0.2~0.4cm。表麵黃白色或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節明顯,稍突起,節間長短不等,通常長1.5~3cm。體輕,質略脆,斷麵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狀排列,中柱淡黃色,易與皮部剝離。無臭,味微甜。

【性味與歸經】甘,寒。歸肺、胃、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

【用法與用量】9~30g,鮮品30~60g。

【貯藏】置幹燥處。

側柏葉

Cebaiye

CACUMENPLATYCLADI

本品為柏科植物側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的幹燥枝梢及葉。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陰幹。

【性狀】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葉細小鱗片狀,交互對生,貼伏於枝上,深綠色或黃綠色。質脆,易折斷。氣清香,味苦澀、微辛。

【性味與歸經】苦、澀,寒。歸肺、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生發烏發。用於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熱脫發,須發早白。

【用法與用量】6~12g;外用適量。

【貯藏】置幹燥處。

大薊

Daji

HERBACIRSIIJAPONICI

RADIXCIRSIIJAPONICI

本品為菊科植物薊CirsiumjaponicumDC.的幹燥地上部分或根。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大薊草莖呈圓柱形,基部直徑可達1.2cm;表麵綠褐色或棕褐色,有數條縱棱,被絲狀毛;斷麵灰白色,髓部疏鬆或中空。葉皺縮,多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上表麵灰綠色或黃棕色,下表麵色較淺,兩麵均具灰白色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球形或橢圓形,總苞黃褐色,羽狀冠毛灰白色。氣微,味淡。

大薊根呈長紡錘形,常簇生而扭曲,長5~15cm,直徑0.2~0.6cm。表麵暗褐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粗糙,灰白色。氣微,味甘、微苦。

【性味與歸經】甘,苦,涼。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地榆

Diyu

RADIXSANGUISORBAE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地榆

SanguisorbaofficinalisL.SanguisorbaofficinalisL.var.longifolia(Bert.)YuetLi的幹燥根。後者習稱“綿地榆”。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後采挖,除去須根,洗淨,幹燥,或趁鮮切片,幹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