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用於癰腫疔毒,瘰鬁痰核,淋巴結結核,蛇蟲咬傷。

【用法與用量】3~9g,外用適量。

【貯藏】置幹燥處。

山豆根

Shandougen

RADIXSOPHORAETONKINENSIS

本品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pnep.的幹燥根及根莖。秋季采挖,除去雜質,洗淨,幹燥。

【性狀】本品根莖呈不規則的結節狀,頂端常殘存莖基,其下著生根數條。根呈長圓柱形,常有分枝,長短不等,直徑0.7~1.5cm;表麵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及突起的橫向皮孔。質堅硬,難折斷,斷麵皮部淺棕色,木部淡黃色。有豆腥氣,味極苦。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於火毒蘊結,咽喉腫痛,齒齦腫痛。

【用法與用量】3~6g。

【貯藏】置幹燥處。

射幹

Shegan

RHIZOMABELAMCANDAE

本品為鳶尾科植物射幹Belamcandachinensis(L.)DC.的幹燥根莖。春初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幹燥。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結節狀,長3~10cm,直徑1~2cm。表麵黃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皺縮,有排列較密的環紋。上麵有數個圓盤狀凹陷的莖痕,偶有莖基殘存;下麵有殘留細根及根痕。質硬,斷麵黃色,顆粒性。氣微,味苦、微辛。

【性味與歸經】苦,寒。發肺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用於熱毒痰火鬱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幹燥處。

石膏

Shigao

GYPSUMFIBROSUM

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DO4·2H2O)采挖後,除去泥沙及雜石。

【性狀】本品為纖維狀的集合體,呈長塊狀、板塊狀或不規則塊狀。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有的半透明。體重,質軟,縱斷麵具絹絲樣光澤。無臭,味淡。

【性味與歸經】甘、辛,大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

【用法與用量】15~60g,先煎。

水牛角

Shuiniujiao

CORNUBUBALI

本品為牛科動物水牛BubalusbrbalisLinnaeus的角。取角後,水煮,除去角塞,幹燥。

【性狀】本品呈稍扁平而彎曲的錐形,長短不一。表麵棕黑色或灰黑色,一側有數條橫向的溝槽,另一側有密集的橫向凹陷條紋。上部漸尖,有縱紋,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質,堅硬。氣微腥,味淡。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用於溫病高熱,神昏譫語,發斑發疹,吐血衄血,驚風,癲狂。

【用法與用量】15~30g,宜先煎3小時以上。

【貯藏】置幹燥處,防黴。

水牛角濃縮粉

ShuiniujiaoNongsuofen

PULVISCORNUSBUBALICONCENTRATUS

本品為水牛角的半濃縮粉。

【性狀】本品為淡灰色粉末;氣微腥,味微鹹。

【功能與主治】同水牛角。

【用法與用量】衝服,一次1.5~3g,一日2次。

【貯藏】置幹燥處密閉保存,防潮。

天花粉

Tianhuafen

RADIXTRICHOSANTHIS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rosthorniiHerms的幹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淨,除去外皮,切段或縱剖成瓣,幹燥。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紡錘形或瓣塊狀,長8~16cm,直徑1.5~5.5cm。表麵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縱皺紋、細根痕及略凹陷的橫長皮孔,有的有黃棕色外皮殘留。質堅實,斷麵白色或淡黃色,富粉性,橫切麵可見黃色木質部,略呈放射狀排列,縱切麵可見黃色條紋狀木質部。無臭,味微苦。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於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用法與用量】10~15g。

【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貯藏】置幹燥處,防蛀。

天葵子

Tiankuizi

RADIXSEMIAQUILEGIAE

本品為毛莨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adoxoides(DC.)Makino的幹燥塊根。夏初采挖,洗淨,幹燥,除去須根。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短柱狀、紡錘狀或塊狀,略彎曲,長1~3cm,直徑0.5~1cm。表麵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規則的皺紋及須根或須根痕。頂端常有莖葉殘基,外被數層黃褐色鞘狀鱗片。質較軟,易折斷,斷麵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略呈放射狀。氣微,味甘、微苦辛。

【性味與歸經】甘、苦,寒。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於癰腫疔瘡,乳癰,瘰鬁,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土茯苓

Tufuling

RHIZOMASMILACISGLABRAE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glabraRoxb.的幹燥根莖。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淨,幹燥,或趁鮮切成薄片,幹燥。

【性狀】本品略呈圓柱形,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有結節伏隆起,具短分枝,長5~22cm,直徑2~5cm。表麵黃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須根殘基,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有的外皮現不規則裂紋,並有殘留的鱗葉;質堅硬。切片呈長圓形或不規則,厚1~5mm,邊緣不整齊;切麵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質略真心,折斷時有粉塵飛揚,以水濕潤後有粘滑感。無臭,味微甘、澀。

【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用於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鬁,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用法與用量】15~60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委陵菜

Weilingcai

HERBAPOTENTILLAECHINENSIS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的幹燥全草。春季未抽莖時采挖,除去泥沙,曬幹。

【性狀】本品根呈圓柱形或類圓錐形,略扭曲,有的有分枝,長5~17cm,直徑0.5~1cm;表麵暗棕色或暗紫紅色,有縱紋,粗皮易成片狀剝落,根頭部稍膨大;質硬,易折斷,斷麵皮部薄,暗棕色,常與木部分離,射線呈放射狀排列。葉基生,單數羽狀複葉,有柄;小葉狹長橢圓形,邊緣羽狀深裂,下表麵及葉柄均密被灰白色柔毛。氣微,味澀、微苦。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肝、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於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瘡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9~15g;外用鮮品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夏枯草

Xiakucao

SPICAPRUNELLAE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幹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紅色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呈棒狀,略扁,長1.5~8cm,直徑0.8~1.5cm。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輪至10數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外表麵有白毛。每一苞片內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微,味淡。

【性味與歸經】辛、苦,寒。歸肝、膽經。

【功能與主治】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鬁,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壓症。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幹燥處。

玄參

Xuanshen

RADIXSCROPHULARIAE

本品為玄參科植物玄參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的幹燥根。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根莖、幼芽、須根及泥沙,曬或烘至半幹,堆放3~6天,反複數次至幹燥。

【性狀】本品呈類圓柱形,中間略粗或上粗下細,有的微彎曲,長6~20cm,直徑1~3cm。表麵灰黃色或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溝、橫向皮孔及稀疏的橫紋和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麵黑色,微有光澤。氣特異似焦糖,味甘、微苦。

【性味與歸經】甘、苦、鹹,微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鬁,白喉,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9~15g。

【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置幹燥處,防黴,防蛀。

鴉膽子

Yadanzi

FRUCTUSBRUCEAE

本品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Bruceajavanica(L.)Merr.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呈卵形,長6~10mm,直徑4~7mm。表麵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網狀皺紋,網眼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兩側麵有明顯的棱線,頂端漸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梗痕。果殼質硬而脆,種子卵形,長5~6mm,直徑3~5mm,表麵類白色或黃白色,具網紋;種皮薄,子葉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極苦。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截瘧,止痢,腐蝕贅疣。用於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

【用法與用量】0.5~2g,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外用適量。

【貯藏】置幹燥處。

鴨蹠草

Yanzhicao

HERBACOMMELINAE

本品為鴨蹠草科植物鴨蹠草CommelinacommunisL.的幹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曬幹。

【性狀】本品長可達60cm,黃綠色或黃白色,較光滑。莖有縱棱,直徑約0.2cm,多有分枝或須根,節稍膨大,節間長3~9cm;質柔軟,斷麵中部有髓。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9cm,寬1~2.5cm;先端尖,全緣,基部下延成膜質葉鞘,抱莖,葉脈平行。花多脫落,總苞佛焰苞狀,心形,兩邊不相連;花瓣皺縮,藍色。氣微,味淡。

【性味與歸經】甘、淡,寒。歸肺、胃、小腸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於風熱感冒,高熱不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癰腫疔毒。

【用法與用量】15~30g,鮮品60~90g;外用適量。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黴。

野菊花

Yejuhua

FLOSCHRYSANTHEMIINDICI

本品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的幹燥頭狀花序。秋、冬二季花初開放時采摘,曬幹,或蒸後曬幹。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直徑0.3~1cm,棕黃色。總苞由4~5層苞片組成,外層苞片卵形或條形,外表麵中部灰綠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邊緣膜質;內層苞片長橢圓形,膜質,外表麵無毛。總苞基部有的殘留總花梗。舌狀花1輪,黃色,皺縮卷曲;管狀花多數,深黃色。體輕。氣芳香,味苦。

【性味與歸經】苦、辛,微寒。歸肝、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用於寧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

【用法與用量】9~15g;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製膏外塗。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防蛀。

銀柴胡

Yinchaihu

RADIXSTELLARIAE

本品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

StellariadichotomaL.var.lanceolataBge.的幹燥根。春、夏間植株萌發或秋後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幹。

【性狀】本品呈類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40cm,直徑1~2.5cm。表麵淡黃色或黃白色,有扭曲的縱皺紋及支根痕,具孔狀凹陷,習稱“沙眼”,從沙眼處折斷有粉沙散出,並可見棕色裂隙。頂端有密集的疣狀突起的莖痕,習稱“珍珠盤”。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甘。

【性味與歸經】甘,微寒。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虛熱,除疳熱。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

【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魚腥草

Yuxingcao

HERBAHOUTTUYNIAE

本品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幹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麵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麵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麵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

【性味與歸經】辛,微寒。歸肺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於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15~25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拘島汗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貯藏】置幹燥處。

知母

Zhimu

RHIZOMAANEMARRHENAE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的幹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幹。習稱“毛知母”;除去外皮,曬幹。

【性狀】本品呈長條狀,微彎曲,略扁,偶有分枝,長3~15cm,直徑0.8~1.5cm。一端有淺黃色的莖葉殘痕。表麵黃棕色至棕色,上麵有一凹溝,具緊密排列的環狀節,節上密生黃棕色的殘存葉基,由兩側向根莖上方生長;下麵隆起而略皺縮,並有凹陷或突起的點狀根痕。質硬,易折斷,斷麵黃白色。氣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帶粘性。

【性味與歸經】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潮。

梔子

Zhizi

FRUCTUSGARDENIAE

本品為茜草科植物梔子

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幹燥成熟果實。9~11月果實成熟呈紅黃色時采收,除去果梗及雜質,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燙,取出,幹燥。

【性狀】本品呈長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5~3.5cm,直徑1~1.5cm。表麵紅黃色或棕紅色,具6條翅狀縱棱,棱間常有1條明顯的縱脈紋,並有分枝。頂端殘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殘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澤;內表麵色較淺,有光澤,具2~3條隆起的假隔膜。種子多數,扁卵圓形,集結成團,深紅色或紅黃色,表麵密具細小疣狀突起。氣微,味微酸而苦。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心、肺、三焦經。

【功能與主治】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於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焦梔子涼血止血。用於血熱吐衄,尿血崩漏。

【用法與用量】6~9g;外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紫草

Zicao

RADIXARNEBIAE

RADIXLITHOSPERMI

本品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euchroma(Royle)Johnst、紫草

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或內蒙紫草ArnebiaguttataBunge的幹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幹燥。

【性狀】新疆紫草(軟紫草)呈不規則的長圓柱形,多扭曲,長7~20cm,直徑1~2.5cm。表麵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鬆,呈條形片狀,常10餘層重疊,易剝落。頂端有的可見分歧的莖殘基。體輕,質鬆軟,易折斷,斷麵不整齊,木部較小,黃白色或黃色。氣特異,味微苦、澀。

紫草(硬紫草)呈圓錐形,扭曲,有分枝,長7~14cm,直徑1~2cm。表麵紫紅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縱紋,皮部薄,易剝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皮部深紫色,木部較大,灰黃色。

內蒙紫草呈圓錐形或圓柱形,扭曲,長6~20cm,直徑0.5~4cm。根頭部略粗大,頂端有殘莖1或多個,被短硬毛。表麵紫紅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數層相疊,易剝離。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較整齊,皮部紫紅色,木部較小,黃白色。氣特異,味澀。

【性味與歸經】甘、鹹,寒。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於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

【用法與用量】5~9g;外用適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塗擦。

【貯藏】置幹燥處。

紫花地丁

Zihuadiding

HERBAVIOLAE

本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幹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多皺縮成團。主根長圓錐形,直徑1~3mm;淡黃棕色,有細縱皺紋。葉基生,灰綠色,展平後葉片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cm,寬1~2cm;先端鈍,基部截形或稍心形,邊緣具鈍鋸齒,兩麵有毛;葉柄細,長2~6cm,上部具明顯狹翅。花莖終纖細;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細管狀。蒴果橢圓形或3裂,種子多數,淡棕色。氣微,味微苦而稍粘。

【性味與歸經】苦、辛,寒。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貯藏】置幹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