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都沒有正兒八經的寫過上架感言了。
準確來說。
是從《回神》之後,寫的書還不到上架就結束了。
很多心酸,也有很多無奈。
所以從哪裏說起呢。
先說個小故事吧。
也是發生在家聲身上的,小時候的故事。
那會家聲應該才一兩歲左右,聽到家裏放音樂,就會不哭也不鬧,安靜地聽著。
但是隻要音樂一停,就會哭鬧起來。
當然這是家人告訴家聲的。
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這麼多年聽下來,也感覺是真的了。
不過家聲喜歡聽音樂,這件事是真的。
主要是家裏的老爸也喜歡聽歌。
那會我老爸放的是什麼歌呢?
《沉默是金》、《偏偏喜歡你》、《纖夫的愛》、《一生中最愛》、《甘心情願》、……
所以別問家聲為什麼會寫那麼老的歌曲。
完全都是小時候的記憶在作祟啊。
不過說句真心話。
那個年代的歌曲,是真好聽,歌詞寫的也很有意境。
或許如家聲在書裏寫的那樣。
有時候喜歡聽一首歌,並不是因為旋律有多美,而是因為這首歌,代表了自己當初的心境,也曾走過一段或美好或難忘的歲月。
唔,時間線再往前走一點。
就說到了讀小學的時候,一個死黨送給家聲的一張磁帶。
那也是張衛建的歌曲選輯。
而這張磁帶,家聲一直聽到了高三。
具體聽了多少遍也記不清了,反正聽到了這樣的一種程度。
就是能夠把裏麵的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詞,都可以隨時念出來的那種。
記得那張磁帶的歌曲有《大丈夫》、《至情至聖》、《我要撒野》、《身體健康》、《一花兩果》、《信徒》、《一輩子一場夢》、《你永遠都最重要》等等等等……
也是在那個時候,因那張磁帶,讓家聲成為了這位歌星的粉絲。
對了,還記得五年級的時候,一部《薰衣草》電視劇火了。
《花香》和《幸福的瞬間》這兩首歌,家聲經常唱,為的是能讓喜歡的女孩聽到。
別問家聲為什麼在那個時候就有喜歡的姑娘了。
魅力大就是沒辦法啊。
接著來到了初中。
能說的故事可就多了。
聽的歌也更多了。
因為那個時候,家裏有了VCD,有了光碟。
也是在那個時候,家聲的歌曲庫,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擴充,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功力暴增。
那時候聽的歌是真的多啊。
也認識了一大批的歌星。
還有放學回家後,會和我姐爭著選歌放。
而且她放歌,我來猜;我放歌,她來猜。
聽到了什麼程度呢?
往往歌曲的前奏一響起,我和她就知道這首歌是誰唱的,歌名是什麼。
印象深刻的,有《同一首歌》、《凡人歌》、《冰糖葫蘆》、《勇氣》、《寧夏》、《盛夏的果實》、《紙飛機》、《窗外》等等等等……
這些能夠隨手寫出來的歌名,都是記憶中最深刻的,當然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歌曲,隻是沒必要寫那麼多。
還記得家聲讀初中的時候。
《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杯水情歌》、《白狐》、《好久不見》(5566唱的)以及《求佛》、《狼愛上羊》等等網絡歌曲,真的是火得一塌糊塗。
那會家聲也買了不少磁帶,聽了很多歌。
再接著有了MP3。
初三的時候,騎車回家,聽的最多的是王傑的歌曲。
《不浪漫罪名》傳遍了整個初三的歲月。
此外,張敬炫的《斷點》也飄蕩在校園的上空。
還有一首《大海》聽哭了整個青春。
那會知道的歌星也更多了,聽的歌也很雜,隻要旋律對口,都聽。
所以說初中是家聲聽歌聽的最多,也是最用心聽的一段歲月。
到了高中。
湧出的歌星更多了,歌曲也都聽不過來。
記得那會周圍的旋律,都繞不開Beyond、張學又、周董、JJ、許嵩……等等歌星。
學校一直在放《我相信》、《感恩的心》和《天亮了》。
元旦彙演,有女生唱了一首《下一個天亮》,驚豔全場。
家聲讀高一的時候,從一首《如煙》認識了五月天,後來聽《倔強》,聽《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聽《離開地球表麵》,聽《突然好想你》,聽《溫柔》……
高一下半學期,一首《斷橋殘雪》驚豔了整座學校,接著是《清明雨上》、《廬州月》、《玫瑰花的葬禮》……
至於《青花瓷》、《七裏香》、《蒲公英的約定》、《給我一首歌的時間》……等等歌曲,幾乎是每個人的MP3,或者是MP4,或者是手機裏麵,都會有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