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感悟細節:生活小細節,人生大成敗(2)(2 / 2)

這時莫娜端過來一盆水:“莎拉姐,把海鮮放在水裏吧,我幫你拿到走廊去,下班後你再裝走。”

莎拉一邊紅著臉,一邊把袋子拎走了。

結果呢,試用期才進行了兩個月,莎拉就背包走人了。盡管她的方案比莫娜做得要好,但是老板不想因為留下這樣一個太不修邊幅的人而得罪其他一大批雇員。

臨走的時候,老板對莎拉說:“你的才氣和個性都不能成為你攪亂別人心情的原因,也許你更適合一個人在家裏成立工作室,但要在大公司裏與人相處,處世得體和合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人生箴言:

人們習慣通過你的形象來認識你的品質、教養、社會地位、家庭背景、學曆背景等,所有你的一切。

個人材料都禁不起他人的擅自揣測,所以為了你的形象與前途,還是拘一點小節吧。

即使你是位大人物,如果能抓住細節也會使你魅力倍增

許多成功人士極其注重小事和瑣事,並且特別喜好在細節上下工夫。在約翰·肯尼迪總統眼裏,似乎任何細枝末節都肯定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其就職典禮的檢閱儀式中,肯尼迪注意到海岸警衛隊士官生中沒有一個黑人,便當場派人進行調查;他在就任總統後的第一個春天發現白宮的草坪上長出了蟋蟀草,便親自告訴園丁把它除掉;他發現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取消了綠色貝雷帽,便下達命令予以恢複;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肯尼迪在就任總統後不久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竟然胸有成竹地回答了關於美國從古巴進口糖的問題,而這件事隻是在此前有關部門一份報告的末尾部分才第一次提到過。

身為總統,肯尼迪巨細都抓的風格非但沒有被美國人指責,反倒更加豐滿了自己的形象。

同肯尼迪相比,美國的許多位總統似乎都不遜色。其中,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是憑借驚人的記憶力來記住諸多細枝末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條船在蘇格蘭附近突然沉沒,沉沒的原因是魚雷襲擊還是觸礁,一直沒有結論。羅斯福則認為觸礁的可能性更大,為了支持這種立論,他滔滔不絕地背誦出當地海岸漲潮的具體高度以及礁石在水下的確切深度和位置。這一手令許多人暗中折服。羅斯福更拿手的絕活是進行這樣一種表演:他叫客人在一張隻有符號標誌而沒有說明文字的美國地圖上隨意畫一條線,他都能夠按順序說出這條線上有哪幾個縣。

林頓·約翰遜總統也曾在細枝末節上做過出色的表演。有一次,約翰遜剛剛在國會參議兩院聯席會上致完詞,一位參議員便跑上去向他表示祝賀。約翰遜說:“對,大家鼓了80次掌。”這位參議員立刻跑去核對。會議記錄,竟然查實總統絲毫沒有說錯。顯然,約翰遜在講演的同時,必定在仔細數著會場上鼓掌的次數。

人生箴言:

成千上萬的小事落在我們的手心裏,各種的小機會每天發生,它都留給我們自由運用和濫用,而它依舊默默走它的路,一無改變。

天才與平凡人的最大差別在於,天才善於從細節中發現事物的價值

1493年,哥倫布在美洲的海地島發現當地兒童都喜歡把天然生橡膠捏泥丸一樣將它捏成一團,捏成彈力球。哥倫布覺得這種玩具很有趣,就帶了幾個球回歐洲,並引種了這種樹木。但是,這種生橡膠的性能不太好,受熱易變形,發黏,受冷又易發脆。因此,它的功能受到了局限。後來美國的一個發明家在橡膠裏加入了硫黃,這使橡膠的熔點、牢固度大大增強,後來又有人在橡膠中加入了炭黑,使之更加耐磨,橡膠的用途也日益增加。

蘇格蘭有一家用橡膠生產橡皮擦的工廠,廠裏有一位像法拉第那樣夢想成為科學家的工人,名叫馬辛托斯。一天,馬辛托斯端起一大盆橡膠汁往模型裏倒,一不小心,腳被絆了一下,橡膠汁淌了出來,澆到了馬辛托斯的衣服上,下班後,馬辛托斯穿著這件被橡膠汁塗滿了一大塊的衣服回家,正巧路上遇到了大雨。回家換衣服時,馬辛托斯驚奇地發現,被橡膠汁澆過的地方,竟沒有滲入半點雨水。善於聯想的馬辛托斯立即想到,如果把衣服全部澆上橡膠汁,那不就變成了一件防雨衣嗎?雨衣也就應運而生。

後為蘇格蘭的一位醫生騎自行車在石子路上行駛,當時的自行車沒有充氣的輪胎,因此顛簸得很厲害,這個醫生就用橡膠管子圈在車輪上,充上氣,這樣騎車就又快又不顛簸。從此,橡膠的用途越來越廣,它既可以做輪胎、鞋,也是很好的絕緣材料,還可以做成各式各樣的體育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