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己的看盤能力(1 / 3)

培養自己的看盤能力

捕捉中盤的盤麵變化

在中盤的初始階段,市場很自然地就會對開盤的結果進行一定幅度上的某種修正,它則主要是針對開盤開得太高或太低之後所出現偏離過多的走勢,做出一些必要的緩步調整。

中盤的形成

通常在開市後的10點15分以後,市場偏離前一日的波動中心區過多的話,則會有三種情形出現:

(1)如果太低則在一般情況下都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反彈,並將其逐步拉回到當日即時平均價的附近;

(2)如果太高則在一般情況下也都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回檔,並將其逐步拉回到當日即時平均價的附近;

(3)如果開盤之後的走勢出現了一種極端的兩極分化,而在10點15分之後卻仍然未見對其進行某種程度上的修正走勢,則對當日的行情走勢強弱、漲跌立刻即可以判定。

10點30分~14點時所進行的多空拚鬥階段、多空決勝階段則主要是針對下列出現的各種不同因素而分別進行:

(1)多、空雙方主力各自控製的指標股之間的決心;

(2)盤中價量配合狀態之間的關係;

(3)盤中的趨勢波動形態的具體變化;

(4)各種類型股票的強弱表現如何;

(5)委買委賣的增減速度如何。

11點30分~13點,在休市的這一段“較短”時間裏,市場上的廣大投資者也就可以回歸“自然”不再受到市場氣氛的誘導、操縱,也就有了十分充裕的時間去反思自己前一段時間的操作得失,重新冷靜地確定自己以後的投資決策和方針。

如果大市在盤中一直進行盤懸高位的整理勢態,並創下了當天的最高股價,那麼,其一種情況表明市場上的控盤主力莊家的攻擊力量是相對較強的,市場大勢在他們的操縱之下,人氣十分旺盛,市道完全有可能繼續地向較好的一方麵發展;而另一種情況,則也有可能是市場上的控盤主力莊家故意想製造一種向好的假象,以便於他們利用市場上投資者的搶購,借機出貨。若是前一種情況出現,則尾盤應有較為衝動性的主動攻擊盤進場,市勢應該繼續保持一種相對較強的勢頭,進一步快速衝高。若是後一種情況出現,則尾盤的市勢可能將會根本不動,甚至緩緩地向下回檔。

如果股票大勢一直連續不斷地下跌,反彈的需要已經迫在眉睫之時,則控盤的主力莊家常常會刻意地進行打壓,形成一種人氣低迷,市道向淡的市場氛圍,使之呈快速下跌的狀態,以便讓場外眾多的散戶投資者下定決心斬倉出局,甚至於還會因此而故意造成第二次加速下探。

中盤的漲勢是否能夠較為平均地分布在各種類型的不同股票之中,以及是否能夠十分均衡地分布在“人氣指標股”之上,將是尾盤走勢平穩的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如果中盤的漲勢僅僅隻是過度地集中在某一種類型的單個股票之上,而不能夠充分地帶動“人氣”,那麼,其他種類型的股票則極有可能在尾盤時與之大唱反調,從而出現拖累該種強勢類股票的情形。如果漲幅很平均,各類股均有十分強勢的個股,那麼,大盤就有如同擁有了銅牆鐵壁一樣,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是不易被全盤打敗的。

在中盤的時候,占據大盤指數較大比例的多、空指標類股票,在一般的情形之下,則必須是前一日的強者今日仍然將表現出一種強勢,而前一日的弱者若是也能夠逐步轉化為強勢,則大盤指數就絕無下跌之理由;若是前一日的強者今日卻開始慢慢地轉為弱勢,而前一日的弱者卻仍然顯示出一種弱勢,那麼,則大盤指數也就絕無上漲之條件。若是多方所掌握的各類指標股占據的加權指數是相對較大的,則漲勢一般也就會更為凶猛;反之,若是空方所掌握的各類指標股是相對較大的,則跌勢也就會不輕。在一般的情形之下,指標股強則為多頭指標,轉弱則淪為空頭指標;而一旦出現了漲停,則顯示市場多方主力做多的決心十分堅決,通常對尾盤的買方士氣大有益處;而一旦出現了跌停,則顯示市場空方主力做空的決心十分堅決,通常會引起尾盤一片追殺。

中盤的訣竅

中盤波動的形態,根據其主要的趨向與狀態,有下列4個要點:

(1)用目前這一波的高、低點與上一波的高、低點進行比較,從而以之來判斷出漲、跌的強弱程度。

(2)目前這一波的高、低點與盤中所出現的最高、最低點進行比較,從而以之來判斷出是否突破了,並創出新高點或者新低點。

(3)波動的波數:通常市場上漲、跌波動的數目愈多,在漲勢之中,則表示由於空頭的全力摜壓,使得市場的步伐變得十分沉重,漲勢已經明顯開始乏力;而在跌勢之中,則表示由於多頭的竭力反攻,使得市場上的人氣漸漸旺盛,空頭的力量已經明顯削弱,反彈即將成功。中盤所形成的波數通常在8個以上,其意義極大,較明顯地顯示多、空拚戰的激烈。